二 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密码

8.为什么运动能让人更快乐

关键词 情绪效应 内啡肽

激素是人体各个腺体产生的化学物质,它们在血液中传播,充当使者,并在体内发挥作用。其中,多巴胺类激素重要功能之一是帮助调节情绪,它们有助于促进积极的感觉,包括幸福和快乐。运动能促使人体释放更多快乐激素,并增强自信。

专家说

运动可产生“体育锻炼的短期情绪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运动后,原本焦虑、抑郁的情绪可得到显著缓解,愉快程度会显著提高,这种现象被称为“体育锻炼的短期情绪效应”。

运动可促进内啡肽的分泌

内啡肽被称为“快乐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并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除了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内啡肽还具有调节体温、调节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运动可促进内源性大麻素分泌

最新研究发现,运动可使体内的内源性大麻素水平增加,其作用是维持大脑和身体的平衡,也就是内环境的稳定。这种体内激素的自然化提升能更好地解释运动对大脑和身体的一些有益影响。

运动可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作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而且能对心理健康有一定促进。通过锻炼,人们能够对强迫、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控制。研究发现不同程度的体育锻炼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同影响。

运动可促进人际交往能力

运动总是在一定场景下进行的,人们相互发生交往和联系,是人与人或群体的互动方式。因此,参加体育锻炼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社交环境,满足个体的社交需求。

健康加油站

促进内啡肽分泌的运动建议

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一般认为,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如跑步、登山、游泳、打羽毛球等,维持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

(孙 飙 甄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