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备急千金要方》海外传播与影响

一、《千金要方》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相关研究显示,《千金要方》很早就已经传入日本、朝鲜和一些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有学者指出,孙思邈《千金要方》对于海外一些国家的影响比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更甚。多纪元坚在江户医学影印本《千金要方》序言中所说:“晋唐以降,医籍浩繁,其存而传于今者,亦复何限,求其可以扶翊长沙,绳尺百世者,盖莫孙思邈《千金方》者焉。是书皇国向传唐代真本,惜仅存一卷,其余寂无闻焉。”从这段表述中可以解读出以下几点:首先,“长沙”指的是医圣张仲景,因其曾在长沙任过太守,故以其居官之地名人,得名张长沙。多纪元坚认为晋唐以来,能够“扶翊长沙,绳尺百世”,意思是能够辅助张仲景,为后世提供标准、法度的,唯有《千金要方》可媲美了,足见《千金要方》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其次,最早流传到日本的《千金方》是“唐代真本”。有学者研究认为,这一唐代真本是由日本和尚鉴真传到日本的,他曾六次东渡至唐,并在753年将中国的文化,如建筑、雕塑、医药等传回日本;但也有学者认为,《千金方》传入日本可能是在鉴真东渡之前。因为早在701年,日本就已经仿效唐制,制定大宝律令、医疾令等医药职令,其中规定医生必修医籍中就有《千金方》。

984年,日本汉医丹波康赖编撰而成《医心方》,成为日本汉医奠基之作。据马继兴统计,《医心方》中直接引用《千金要方》条文1 201条,间接引用条文72条,共480余处,合计1 273条。至宋代,校正医书局林亿等宋臣参与的校正版本问世不久,也在12至13世纪传入日本,一直被日本政府视为“国宝”,日本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专门研究孙思邈著作的机构——《千金要方》研究所。

据日本医史学家宫下三郎20世纪80年代初统计,《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在日中两国现存版本就达16种。据统计,由宋本至今,日本国内外翻刻出版《千金要方》30余次、《千金翼方》20余次,两部合刻本6次;另外还有许多评注本、节要本以及某卷的单行本累计出版十余种。近千年前,宋朝林亿称颂《千金要方》“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明代王肯堂和清代张璐都认为继张仲景之后,唯有孙思邈的《千金方》可与仲景诸书颉颃上下。张璐于1698年撰写完成《千金方衍义》,对《千金方》进行了阐释发挥,不可谓不深入、不精通,为此日本也将《千金方衍义》进行了刊印,便于更好地开展对《千金方》的研究,特别是对方剂的研究。例如,《千金方》中的温脾汤、续命汤、独活寄生汤等知名方剂,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日本中医界都成为常用方剂,因疗效显著而具有极高的医药价值;再如内托散、半夏汤、当归汤、鸡鸣散等方剂,在日本也是常用方,方前冠以“千金”二字,以示对《千金方》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