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袁本初岂能受制于人

鉴于这三件事,曹操如今在他的心中,地位已是大为下降。虽然有行奋武将军的职衔,麾下所领仅有本部千人。

袁绍不觉得曹操是孙坚的对手。

但许攸和逢纪一样,乃是袁绍离开朝堂时,从雒阳一直追随到渤海的亲信元从,如今他有所保举,袁绍不好拂了他的意思。

他只能往好处去想。曹操乃是豫州本地人,其家在州内颇有人脉,或能有所臂助?

再者,遣他前往相助周喁,既能全他昔日与周喁的主从之谊,自己麾下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至于他两人是否能匹敌孙坚……不是还有周喁兄长、丹阳太守周昕么?

实在不行,还可再派周昂领本部代周喁之任,凭着其麾下的丹阳劲卒,必不输于孙坚所部。

思及此节,袁绍不再犹豫,颔首道:“孟德久历军事,堪为其任,即以本部领三月军资,随周喁前往。”

仓曹掾高干顺势回禀道:

“如今青黄不接,将军以渤海一郡,供应大营诸军,军资诚难支应。往者有韩冀州相助,缺口不大;但前时将军接纳其叛将鞠义,嫌隙颇生,供应遂减。依属下之见,当早作打算。”

袁绍颇为头疼。这军资问题,是他幕府下最为关键的事务,才会以外甥高干主持。

如果没有充足的军资,这河内大营一散,他的盟主之名就会名存实亡,所掌不过渤海一郡而已。

他问谒者掾荀谌道:“友若可愿前往邺城,为我向韩冀州说和?”

荀谌出自颍川荀氏。之前董卓乱起,其兄荀彧以颍川为四战之地,黄巾之乱时已遭荼毒,恐乡中再遭兵灾,有意率宗族前往他处避难。

正好同郡人韩馥为冀州牧,遣人前来召迎,于是举族迁往冀州。

但荀彧并未出仕,只其弟荀谌入仕韩馥,后来被韩馥派至河内大营,被袁绍任命为谒者掾。

荀谌说道:“韩冀州雅量高致,和谈不难;然将军亦当有所应和。愚意以为,可送还其叛将鞠义,以示将军之诚心。”

袁绍摇头叹道:“鞠校尉以穷困来投,何忍相负?如此四方义士,将如何看待于我?”

他能坐稳盟主之位,除了家中四世三公的名望,靠的就是各地来投的军力。而鞠义的部曲,在麾下所有部将中都称得上是精锐。

许攸也不赞同交出鞠义,却是出于另一方面的考虑:

“将军手握重军,军资辎重这等命脉,岂能系于韩冀州之雅量?不如多分重兵与周喁、孟德,早定豫州之事。此后有了豫州的支应,军资自无问题。”

这本是袁绍的打算,他袁本初,岂能受制于人?是必定要谋取一州之地作为基业的。

可真要分其重兵,袁绍又有些犹豫了。

这些军队,还不容易聚到麾下,又辛苦支应了近一年,分出去了还收回得来吗?

他甚至想过亲领豫州。但他汝南袁氏乃豫州人,按照三户法,不能在豫州担任太守、刺史等长吏。

连已经控制豫州刺史治所的袁术,都能任以孙坚,不违法度,他袁绍岂能还不如那个浪荡子?

逢纪却有不同的看法:“纵然夺取了豫州,也是数月后的事情,远水救不了近渴。且豫州四战之地,前有黄巾为乱,近有董卓荼毒,已经颇为荒残,产出何如冀州?”

“将军为讨董之盟主,韩冀州又是将军家的故吏,支应将军不是应当的吗?与其派人求和,不如派人以大义相责。若韩冀州依然执迷不悟,大可秉持大义,以麾下重兵要挟,乃至讨伐!”

袁绍颇为心动。他很是眼馋整个冀州,但顾虑也有不少:

“前时孟德曾言,如今正合力讨董,不宜自相危害。贸然以兵相加,终为不美……且我大营之虚实,韩冀州麾下颇知之,一旦完全断绝供给,我军粮饷支应不及,军心恐怕会大乱。”

“此事诚为可虑,”荀谌也不想袁绍和同郡的故主产生冲突,当即请命道,“既然不便送还鞠义,也就罢了。将军可另备厚礼,遣属下往韩冀州处说和,必然不辱使命。”

“如此就辛苦友若走一趟。”袁绍颔首表示认可。

议事至此结束,诸人各自离开。

然而,逢纪却折回幕堂,向袁绍献计道:“属下有一计,可使韩冀州就范。”

袁绍大喜:“计将安出?”

“依然是以重兵要挟,”逢纪说道,“本军既有不便,何不借外州大军?如此韩冀州必有求于将军,自然会大力支应粮饷军资,乃至举州相托。”

袁绍明白了。刚才议事时逢纪言犹未尽,是因座中多有韩馥的乡党故吏,担心走露了风声。

他当即命令幕下亲卫严加警戒四周,又握着逢纪的手道:“元图此计甚妙!只是,该引何处的大军呢?黑山军如何?”

黑山军由盗贼、流民组成,亦有黄巾余部,遍布在太行深山之中。

其首领张燕,曾派人到雒阳上书请降,得授平难中郎将。但后来又擅自劫掠河内郡,被朝廷派遣的朱儁击败,退回太行深处继续为寇。

前一段时间,袁绍曾派人前往结盟,张燕也忌惮他麾下的重兵,相约互不相犯。于是他才能派遣杨林走太行轵关道,经河东郡前往长安上表。

逢纪摇头道:“黑山军纪律散漫,战力低微,军资匮乏。虽号称百万之众,亦不足以撼动冀州。”

袁绍眉头微蹙:“除黑山军外,更有何处?”

总不能放开关禁,让雒阳的董卓军来冀州罢?那和开门揖盗有何区别?

又或者是盘踞南阳的袁术?那更是靠不住的。

上次韩馥与他商量立刘虞为天子,写信请袁术共襄其事。袁术却以大义相责,说当今天子虽然幼弱,却有周成王之德,不过暂时受制于贼臣而已。并对他准备放出的“刘协号董侯,实为董氏子,非先帝血脉”谣言嗤之以鼻,大加驳斥。

不仅如此,袁术还有意泄露了两信的内容,一时间风评大涨,颇有盖过他这盟主的势头,让袁绍心中暗恨之余,对他也再无任何一丝期待,起意和他争夺豫州。

再退一万步说,就算袁术信了计谋,愿意放弃南阳这雒阳外的天下第一大郡,图谋还在未定之间的冀州,可冀州已经被当作自家势力范围,又如何甘心让他过来竞争……

逢纪却笑着说道:“将军忘了幽州的公孙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