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属下保举曹孟德

董卓懒得去想了。反正朝廷所有中外之军都在他的控制下,有人闹得过了头,直接杀掉一批就是。

然而董璜却不肯善罢甘休,继续劝说他道:

“小子刚请教过刘长史,他说追尊皇妣之后,依汉室故事,必然会求舅氏以厚封之……仲父且看,天子这是要引外戚入朝堂啊!”

“引外戚入朝又如何?”董卓道,“我董氏,难道不是外戚么?”

董璜愕然的张了张嘴。自家仲父这话,他还真没法反驳。

汉室极重外戚,故而在孝灵皇帝得立、其母董氏为永乐太后不久,董卓就赶着与河间董氏续了同宗,在仕途上多承照顾。

其弟董旻董叔颖,也因而担任了三都尉之一的奉车都尉。

这个职位,掌御乘舆车,即为天子出行时驾车,多由宗亲、外戚担任。

后来董卓率军入雒阳,在路上控制住天子刘辩、陈留王刘协,其中多有董旻通报之力。入雒之后,还打着为董太后报仇的旗号,以此迫杀了何太后。

甚至连拥立刘协,也有董太后的缘故:刘协从小养在董太后身边,号称“董侯”。

形势的发展如果止于这里,不过是汉室争立天子的又一故事。在此之前,孝顺皇帝、孝桓皇帝都曾经历过夺位之争。

可等到董卓身任相国、太师,彻底掌握朝堂和军队,身份一下子发生了变化,由辅政变成了摄政。其个人的追求,也从辅政外戚,变成了摄政尚父。

以至于董璜都差点忘了,他们陇西董氏,乃是孝灵皇帝母家河间董氏的同宗。

他哈哈一笑,向仲父说道:“我家既是外戚,何不依汉室故事,厚封舅氏呢?除了您和叔父,小子和您家中的几位从弟,也该封侯才好。”

“此事容后再谈,”董卓摆了摆手,问这侄儿,“可知董承何在?”

董承加入麾下,也是续了同宗之后的一个结果。

他父亲董宠,乃董太后兄长,以外戚征入雒阳,拜执金吾。但董宠矫董太后之诏,为自己谋取私利,为董太后所嫌,被下狱诛杀,董承等子女也被赶回家中,不予仕进。

与此同时,太后另一位兄长的儿子董重,则入朝封侯,做到了骠骑将军的高位,和大将军何进一样开府治事。

对比如此强烈,这董承心中的落差,可以想见该有多大。

既然无法以外戚入朝堂,他就以族子的身份,在董卓驻兵河东时投入其麾下,此后一直积极钻营,让董璜这个最亲近的从子颇为不喜。

好在太师对他也不怎么看重,只在入雒阳打董太后旗号那会,授了他一个无号的空头校尉官职,派往女婿牛辅的麾下效命。

如今太师动问,董璜尽管不喜此人,也只能应声回道:“现为牛辅麾下校尉,驻于河东安邑。”

“速速召董承来长安!”董卓微微冷笑:

“陛下既然有心引外戚入朝,孤就先给他找一个亲近的!”

……,……

董卓回京不过数日,朝廷已派出好几趟使者。

规格最高的一趟,乃是光禄大夫淳于嘉,他奉命持节前往雒阳皇妣王氏之坟,奉上皇后玺绶,追谥曰“灵怀”,并代行司空事,迁往孝灵皇帝的文陵予以合葬。

另有使者前往数郡,册命河南尹杨懿、右扶风王弘、弘农太守胡种、河东太守王邑等。

前往司隶各郡的使者,还有一个附带的使命,要在河南迁来的移民中,征求灵怀皇后的亲眷。

又有渤海太守袁绍的上表使者,名曰杨林,带着朝廷的册命返回袁绍军中,册命其宾客、会稽士人周喁为豫州刺史。

实际上,周喁是在袁绍的行车骑将军府中为掾属,但袁绍这将军号和开府之权,乃关东诸军共推,朝廷肯定不会承认,只称其幕下为“宾客”。

也幸亏有这杨林在,否则朝廷还不知指派谁去。

毕竟上次派出使者晓瑜关东的河内、酸枣、南阳诸军,几乎都死在了二袁手上。其中派往河内一路的执金吾胡母班,尽管是河内太守王匡的妹夫,却还是被王匡奉袁绍之命囚杀。

杨林携着朝廷册命、印绶等,循着来路经河东郡的风陵渡、轵关陉等返回河内。

大营之中,袁绍见朝廷居然有所策命,一时颇为意外。

甚至连杨林,袁绍在派遣他时,都已经做好了放弃的准备,才弃了帐下诸多名士不用,选了这么个出身、资历一般的人。

难得他平安回返,立下大功,袁绍也和蔼的引他入幕堂,关切的询问了路上经历,京中见闻,而后录其功绩,辟为车骑府谒者属,为谒者掾荀谌之副。

待到杨林退下歇息,袁绍立即召集幕府属吏,以策书传示众人,询问诸人的意见。

从事中郎逢纪道:“朝廷不用将军表奏之周昂,改以其弟周喁,必为董卓之谋,旨在让将军与令弟争夺豫州,又不愿如将军之意尔。”

“虽如此,有朝廷策书、印绶为凭,将军即可在争夺中占据名分大义,属下认为可以接受。”

“所可虑者,周喁的名声、军略皆不如其兄,若遣其前往豫州赴任,须有善士辅佐,方可与令弟所署之孙坚匹敌。”

“元图所言甚是,”袁绍颔首望向诸人,“哪位贤士愿当此重任?”

幕堂中一时有些沉默。

孙坚向来有善战之名,近来屡次击败董卓麾下,第一个打进了雒阳。要和这样的悍将对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片刻之后,另一位从事中郎许攸拱手道:“属下保举一人,孰可配合周喁,与孙坚匹敌。”

袁绍便问何人。

“行奋武将军曹操。”

“孟德么?”袁绍略有沉吟。

曹操和他从小交好,关东讨董,其人乃最早举事的几人之一。

但曹操先在荥阳败于董卓部将徐荣,仅以身免;其后前往丹阳募兵,丹阳太守周昕同扬州刺史陈温与兵四千,遣其弟周喁任其军师协助,曹操仍不能统领,士卒出境即叛,仅余其从弟曹洪自乡中带来的千余人,这才来到河内投奔于他。

去年末,袁绍听说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助袁术彻底掌控南阳郡。于是欲仿照其事,以陈留太守张邈不恭为由,安排曹操击杀张邈,帮他掌控陈留一郡,乃至整个酸枣一路的兖州诸军。

曹操却正言相责,说张邈乃是亲友,是非皆当容之;且如今正合力讨董,不宜自相危害。

袁绍知道他说的有理。而且曹操起事之初,张邈曾派遣卫兹以兵相助,于他颇有大恩,不愿下手也正常。

可如此一来,自己的这番谋划也就全部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