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天子亲舅的安排

田畴、鲜于银拜会过太守胡种,与一行人都被安置在官驿,待郡中以公车送往长安。

官驿中另有一家,比他们来得稍早,起居皆安排有专人侍奉。

田畴于庭中遇见其家主,以俱在官中,彼此通名,才得知此人居然就是灵怀皇后之兄,当今天子元舅,名为王斌,字文蔚。

汉朝故事,母氏莫不隆显。王斌此次入朝,封侯、二千石都是应有之义。

郡中连日以来的纷扰,都是因为他的缘故。

如果换了常人,面对这样的贵戚,大概会刻意结交。

但田畴对仕途并不如何放在心上,此次接受刘虞的征辟,千里迢迢赶来长安,主要是感于刘虞在州中的仁厚,并无求仕之心。

因此他并未如何动容,言谈一如常态。其间虽有尊重,也只是敬其年长而已。

郡中太守胡种,乃董卓的相国府故吏,却不敢如此轻忽。他很快派出信使,把天子元舅、幽州使者在郡中的消息,告知于太师董卓和朝廷。

接到文书时,董卓正与光禄勋卿宣璠、司隶校尉刘嚣在府中议事。

他卸任相国已有三月,之前的相国府解散后,并未再次开府,属吏也大多有了其他安排。

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于他而言,如今的整个朝堂,都如同他的属下一般。

地位高如九卿也好,职权重如尚书、御史、谒者三台也罢,都能随时召来太师府。

九卿之中,以冯翊宣璠最得他的信重。他这太师之衔,即是宣璠按他的授意上表朝廷,而后持节前往雒阳封拜。

其所担任的光禄勋卿,负责宿卫宫殿门户,管理五署郎卫更直,亦为宫城之中最关键的职务。

司隶校尉刘嚣,是除中军校尉董璜之外、为他所倚重的另外一只爪牙。董璜统辖京中的五校禁军,刘嚣则统辖司隶七郡诸郡兵,同时负有整个司隶的监察大权。

不仅如此,刘嚣的资历,在投靠董卓麾下的诸人之中,可谓无人能及。

早在二十年前,此人就趁着大批官员、士人遭受党锢的时机,通过投靠奉承天子身边的中常侍,以长乐少府这等侍奉太后的闲散职务,跃升到了太仆卿、乃至司空这等朝廷三公的高位。

因着中常侍的更替,刘嚣这司空也就当了一年,甚至都不用等到灾异,很快就而被清退掉,再无什么作为。

但三公就是三公,当他主动前来投靠时,董卓可谓大喜过望,不久即以司隶校尉这等重职相酬。

在这两人的面前,董卓不用有任何顾忌,直接把文书递过去,很是随意的说道:“郡中倒是勤勉,诏令下达不过两旬,即有所得。”

“太师如此德高望重,我司隶诸郡长吏,岂敢有所懈怠呢?”刘嚣笑着奉承。

宣璠却注意到了文书上的名字,提醒董卓道:“灵怀皇后的家世,颇有一番可观。”

“何以见得?”

“以其字而得知。斌者,文武也,皆君子之德。《易》云:‘君子豹变,其文蔚也’,此即王斌取字之由。可见其家内世传《易》经。”

“之前蔡侍中叙灵怀皇后阀阅,祖父苞曾为五官中郎将。我光禄勋五署郎之中,五官郎为资历最重者,其郎将择人亦严,若非贵戚,则必为硕德大儒,无其人则阙……”

“灵怀皇后这祖父,必非一般士人。其子王章能袭父业,居贫困,本该举孝廉才是。”

事实上,举孝廉的本意,一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二是求廉吏于居贫之家,再由郡中的考经师以经学作为考核标准,从而找出忠孝如子路、清廉如颜回的贤才。

不少世传经学的家族甘居贫困,即是为了居贫的名声,以及举孝廉的资格。

宣璠的家族也是如此。其先祖宣秉,曾为光武帝时的司隶校尉,俸禄大都用来收养亲族,自家用的只有布被瓦器,吃的只有家常菜蔬,让来访的光武帝感叹不已,不仅赐下布帛帷帐等日用,还征其一子为郎。

只可惜,近世的世风日下,这举孝廉的资格,渐渐为势家大族所垄断,郡中的品德择采、经学考核,也都成了摆设。故民间有讽言曰,“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世情迁移,居贫的家风,已经无法换来资历。宣璠也只能另辟他径,投靠权臣,这才做到了九卿的高位。

但这并不妨碍他秉持正道,为灵怀皇后的家族感叹一番,并略含厌恶的瞅了刘嚣一眼。

同为董卓门下,宣璠至少有所不为,家族也素有清名;而这刘嚣出身长沙刘氏,帝室近属,却以阿附天子乳母、无根宦官起家,可谓家声俱没,风骨尽失。

董卓却是毫不在乎,哈哈一笑道:“家世家风可观又如何?孤已有所准备,预先找来了董承。”

董承是他用来占据外戚尊位的。

昨天他已命人上表,以董承为董太后亲侄,天子贵戚,又有校尉历练,任其为执金吾。

执金吾位同九卿,负责警戒和处理宫外的异常状况,与九卿之一的卫尉卿互为表里,并掌握城中储存兵器的武库,位置同样非常关键。

这也是外戚常任的职务之一。昔年的阴氏、窦氏、宋氏、梁氏等,都有子弟担任过。

包括董承的父亲、董太后的兄长董宠,也是以这个职务出仕。

如今董氏先占据这个职务,王氏就只能居于其他。

宣璠明白董卓的用意,当即说道:“下臣当上书朝廷,以王斌为奉车都尉。”

奉车都尉官秩比二千石,属光禄勋。由宣璠这光禄勋卿上书荐举,用于安置国舅,可谓非常适宜,尚书台那边必然不会驳回。

此职务自是清贵,但就职权和官途而言,肯定没法与执金吾相提并论。

于是刘嚣再次称美奉承,让董卓的心情更加愉悦。

他指示宣璠道:“还有这幽州使者,据太守胡种奏报,乃是经长城之外、越匈奴之地而来。此人刻意避开了冀州,不与袁绍、韩馥那等叛贼交通,可见对朝廷之忠诚。”

“仲玉可一并上书,荐举这幽州使者为骑都尉,准其觐见天子,以彰显朝廷对远来恭顺之士的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