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 把乡村振兴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2013年, 按照教育部部署, 北京大学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签订对口帮扶协议, 正式开展帮扶弥渡县的工作。这既是党中央交给北京大学的光荣政治任务, 又是北京大学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社会的重大责任与使命。

十年来, 北京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帮扶弥渡工作, 统筹人才、学科等优势资源, 精准对接弥渡实际需求, 举全校之力引导资金、项目、管理等各类要素向弥渡聚集, 推进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在弥渡落地, 探索形成了教育帮扶、智力帮扶、产业帮扶、健康帮扶、消费帮扶、文化帮扶等具有北大特色的帮扶模式, 取得了显著成效, 谱写了一曲未名湖波与弥渡小河淌水遥相辉映、和谐共鸣的帮扶乐章。

十年春华秋实, 十年砥砺前行。北京大学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 成立定点扶贫和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出台专项工作意见, 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牵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工作, 摸实情、听进度、看落实, 深入弥渡研究帮扶对策。北京大学还先后选派高翔、史楠、杨学祥、王菲、郭洪亮、陈贵兵、张魁元7名干部挂职弥渡县副县长, 尤宇川、张晓东、魏培徵、田定方、王俊人5名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骨干力量以“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的韧劲, 敢于担当, 善于作为, 为实现乡亲们美好生活的梦想付出辛勤汗水, 为弥渡脱贫致富提供强大助力。根据弥渡发展实际, 学校创新工作机制, 组织实施“1+8+N”精准帮扶工作新模式 ( “1”, 全校一盘棋统筹; “8”, 8个院系结对帮扶弥渡8个乡镇; “N”, 按照弥渡的实际需要, 不断增加其他资源及帮扶主体), 确保了帮扶任务落实到位, 帮扶工作产生实效。

拔掉“贫根”、走出“困境”, 学校不断助力弥渡发展, 变“输血”为“造血”。协调支持彭家庄中型水库、花鱼洞光伏提水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解决弥渡民生急需。通过制定医疗体系发展规划、开展义诊活动、组织医生赴北大进修等方式, 着力做好医疗帮扶, 切实维护弥渡人民身体健康。聚焦智力支持, 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针,为弥渡县级干部开设“北京大学弥渡讲坛”、村组干部开设“博雅耕读乡社”, 不断提高弥渡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县中托管帮扶、选派支教教师、设立“博雅自强班”、开展游学团等特色项目, 助力弥渡不断提升基础教育能力。在学校采购和电商销售推动下, 弥渡特色农产品一步步走出田间地头, 品牌效应不断显现。此外, 还进一步结合弥渡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挖掘文化品牌, 打造校园美育教师队伍, 树立弥渡新形象。

2020年, 在弥渡如期顺利脱贫后, 北京大学初心不改、力度不减、脚步不停, 在继续做好“ 1+8+N”帮扶机制的基础上, 推出“ 10+10名誉村长”项目, 聘请10 个院系知名专家领导担任弥渡10 个乡村的“名誉村长”, 搭建跨专业平台机制, 以点带面推动弥渡县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面向教育系统定点帮扶县和国家重点帮扶县推出“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 努力将其打造为乡村振兴人才学习成长的重要平台。

朝乾夕惕, 功不唐捐。十年里, 北京大学累计为弥渡投入帮扶资金近2 000万元, 引进帮扶资金2亿多元, 协调落地重大项目10余项, 培训基层干部万余名。在党中央近5年的考核中, 学校连续获得最高等次“好”, 帮扶效果得到多方肯定。 2020年, 弥渡县17 539户69 419人稳定脱贫, 弥川大地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2022年, 弥渡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 32亿元、增长3. 5% ,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赶超发展, 正朝着建设名副其实的“小河淌水·幸福弥渡”的美好愿景不断迈进。

十年来, 北京大学和弥渡县的党政领导、挂职干部、教师学生都在对口帮扶的伟大事业中倾注了宝贵心血, 留下了动人回忆。这次由北京大学组织编写的《小河淌水唱新歌——北京大学定点帮扶弥渡十周年纪念文集》, 以纪实的写法征集了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思, 并对学校帮扶弥渡工作的十年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提炼与升华。他们在帮扶工作中开展的一系列丰富、有效的创新实践, 展现了北大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是继续做好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宝库和精神财富。

北大未名湖畔风光旖旎, 弥渡小河淌水优美动人, 十年守望相助的深情厚意宛如小河淌水, 清澈而流远, 让相距2 800多千米的著名学府和边陲乡村紧紧相连。回眸十年, 硕果累累; 展望未来, 踔厉奋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北京大学将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勇于担当、奋发有为, 不断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 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中更好地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北大力量。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郝 平

北京大学校长 龚旗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