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热烈反响
- 从1977年开始当文豪
- 白白是只猫
- 2068字
- 2025-03-16 14:30:39
《牧马人》火了!
整个文汇报所有人都震动了。
该期《文汇报》被争抢一空,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
许多单位内的广播台播送了这篇小说,小说的情节一时间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机关、学校、车间到处议论纷纷。
加印!加印!再加印!
短短时间里,《牧马人》该期的文艺部足足卖了超过150万份。
这无疑对刚刚复刊不久的文汇报,是一次巨大的震动。
文汇报的发展,要走上快车道了!
钟锡知非常的兴奋,他这次是立功了!
《牧马人》在文汇报发表后的短时间内,便收获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使得文汇报大卖,这说明之前的决策是对的。
之前钟锡知坚定支持《伤痕》、《牧马人》这两篇小说,还建议写明作者的身份,魔都高考状元、北大中文系大一学生,这两个身份对于读者都是很吸引人的。
这代表着,作者是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而且在关于作者介绍的时候,还介绍了陈铭章的家庭,8岁时父亲成了烈士,母亲单独抚养一双子女撑起家庭一片天,这是真正的根正苗红。
文汇报刚刚复刊不久,正常一期也就能卖出一两万份。
可是现在,因为《牧马人》,短短时间卖出超过150万份报纸。
购买这一期文汇报的报纸的,不仅仅只有魔都当地人,而是全国各地都有在购买。
这对于文汇报的发展,是巨大的助力。
短短时间,文汇报就收到了两千多封读者来信,
更让钟锡知激动的是,《牧马人》不仅收获了读者的喜爱,而且也引起了部分文学界人士的关注。
年初《人民文学》刊登了《班主任》,现在《文汇报》刊登了《牧马人》。
很多文学界资深人士和文学爱好者都敏锐的察觉到,中国文坛似乎正在刮起一股旋风。
《牧马人》与《班主任》如出一辙,将时代的悲剧用文字精准的呈现了出来。引发了成千上万读者的泪水,
当然也有区别,甚至《牧马人》比《班主任》更优秀,因为《牧马人》并不只是一味的控诉,其中的反思和温度更让人动容,从立意上来说要比《班主任》高出一个层次。
尤其是人物的刻画上,非常的深刻。
钟锡知清楚,就《牧马人》便足以让陈铭章在文坛一举成名。
钟锡知去找总编马达,他想了解一下,《伤痕》这篇小说现在如何,是不是敲定刊登的时间。
他相信,有了《牧马人》的成绩和影响力,对于《伤痕》的发表是一大助力。
文汇报复刊,需要尽早的走上正轨,需要发展!
而这需要好的文章。
就像《牧马人》,直接让文汇报的发行量比往期增加上百倍!
“马总编,《伤痕》怎么样?何时能刊发?”钟锡知来到马达的办公室,迫不及待地问道。
马达笑道:“不用着急,我已经将稿件清样送给市委宣传部主管宣传战线的副部长洪泽同志审阅,应该很快就要消息了。”
“这事还是慎重一点!”马达说道。
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段时间,所有编委都收到了小说清样,专门召开了记者、编辑座谈会。
主管文汇报文艺宣传的副总编辑唐海和主持报纸评论工作的编委全都对发表《伤痕》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并布置了要做的工作。
比如在文艺评论版推出“关于题材多样化问题的讨论”,探讨如何正确处理好文艺创作中歌颂与暴露、光明与黑暗的关系等,为发表《伤痕》冲破创作方面的某些禁区作‘铺垫’。
而就在今天,马达决定将稿件清样送给市委宣传部主管宣传战线的副部长洪泽审阅。
如今陈铭章的《牧马人》刊登后,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马达相信《伤痕》一定会得到上面的支持。
而且现在整个文汇报,对于陈铭章都很看好,对《伤痕》也非常看好。
文汇报每卖出一份报纸,报社就有5分钱收入,这一期卖出150多万份,这意味着仅仅这一期,文汇报就有超过7.5万元的收入。
别小看7.5万元,文汇报复刊,魔都市政府也就拨付一万元用于支持文汇报复刊经费。
这笔钱,足以让文汇报在一整年都没有生存压力,报社工资可以正常发放。
整个文汇报都希望,《伤痕》能够再创《牧马人》的辉煌。
“新一期我们文汇报以‘评小说《牧马人》——来搞摘登’的形式,编发三个版面,再加上采访陈铭章同志、介绍陈铭章同志的成长历程,组成新一期报纸。”马达说道。
这也是经过集体讨论过的。
“对了,稿件已经还给陈铭章同志了么?”马达问道。
钟锡知道:“已经还给他了!”
马达点点头,又叮嘱钟锡知一番,钟锡知才离开马达办公室。
文汇报编辑部,众人都在讨论着《牧马人》,他们都看过《牧马人》的稿件,但是读者的热烈反响和文学界的反应,还是出乎他们的意料,让他们大吃一惊。
甚至于,市政府都表扬了文汇报。
特别是路远,他是《伤痕》、《牧马人》的坚定支持者,他觉得这两部小说是很好的作品,那就不应该顾忌其他的,坚定着支持陈铭章。
现在《牧马人》取得的成绩,更是让路远更加坚持自己心中的看法。
看着整个报社的气氛和之前都大不一样,钟锡知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
他看到了报社在焕发着勃勃生机,大家好像一下子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不再迷茫,仿佛前方有一盏指明灯在指引着方向。
钟锡知对此感到很高兴,他从毕业后便加入文汇报,对于文汇报有着非常深的影响。报社被迫关闭后,钟锡知被下放农场劳动,而当报社要复刊的时候,钟锡知重返工作岗位,便将身心都放在工作上。
文汇报虽然复刊,但是被迫关门十年,以前有经验的去世了一批,再遭到大家都生疏了,其实文汇报复刊但是却远没有恢复力量。
可现在,钟锡知充满信心,用不了多久,文汇报便可以恢复关门之前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