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初临燕园
- 从1977年开始当文豪
- 白白是只猫
- 2156字
- 2025-03-19 08:13:57
在火车上睡了一夜,天蒙蒙亮时,陈铭章醒来。
看了一下时间,火车大概还有四个小时到站。
陈铭章从包里取出一包吃的,这包吃的用油纸包裹,外面又包了一层袋子。
打开,里面有鸡肉、鸭肉、鸡蛋、猪头肉、牛肉......
却是张秀萍怕儿子路上饿肚子,特意准备的。
昨天的午饭、晚饭,都是吃这些。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便是母爱,伟大的母爱!
临近中午的时候,火车即将到站。
这时候,火车上的广播响起:
“经过一天一夜的旅行,列车运行了27小时10分,行程1454公里了。一路上,由于旅客们的热情支持,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输送旅客的光荣任务。”
“旅客们,列车的行程是有限的,革命的里程是无限的。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旅客们,终点站京城站就要到了,等列车进站停稳后,按顺序下车。”
“旅客们,下次旅行再见!”
随着火车到站,旅客们便开始动了。
当火车停稳,旅客们开始下火车。
陈铭章没有去挤,反正是终点站,不急于这几分钟。
差不多十分钟后,已经没有那么挤了,陈铭章提着大包小裹下车。
别人行色匆匆,唯有陈铭章饶有兴致地四处打量着,这可是1978年的京城火车站,充满着时代气息。
现在不多看看,以后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回忆。
慢悠悠地出了火车站,搭乘公交车。
抵达北大后,由西门进校园。
西校门,是1952年北大与燕大合并成为新的北大之前,燕大主校门。由燕大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所以又称为校友门。
整个西校门坐东朝西,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高不过七八米,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显得威武凶猛。
陈铭章露出怀念之色,他也曾经到过燕园,不过那时候他是旅客。
再次来到燕园,他的身份却已经是一名新生。
陈铭章看到显眼处,有一横幅,红底横幅上印着‘迎新站’三个宋体字,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字形,新生都可以在横幅下合影。好似昨夜噩梦中那些骇人的口号,伤人的标语仿佛顷刻间倏忽不见,只剩下依旧棱角分明的美术字,像是炭火中烧红的上一个十年给时间烫下的烙印。
在红底横幅下,陈铭章和其他人一起合影,这才一起进入燕园。
2月22日的春天气息已经在燕园焕发生机,树上长出绿芽,燕大的建筑古香古色,景色别致,不过完全无法与后世盛大气派相比。
少了后世盛大气派,同时也少了后世的浮躁之气。
当然,陈铭章很快就见到了西门内那标志性的华表。
走了一会儿路,便到了未名湖,这是北大风景的标志。
未名湖湖名‘未名’而实声名远播,它是一届届燕园学子魂牵梦绕的青春记忆,是无数向慕燕园的人心中的圣地。
但与燕园其他景点不同的是,如此著名的‘未名湖’于何时、如何命名却一直众说纷纭,哪怕再过三四十年也未能有定论。
花费了一番功夫,陈铭章终于完成了报名。
在报名处聊了一下天,陈铭章便获取到了一些信息。
77级中文系分为三个专业,分别是文学专业、新闻专业以及古典文献专业。中文系的男生都在同一栋宿舍,女生也都在同一栋宿舍,男女生宿舍相距并不远。
文学专业50人,新闻专业最多有70人,古典文献专业19名。
来到32栋楼,找到了宿舍,宿舍很破旧,显然都不知道修建了多少年。
当陈铭章来到宿舍,宿舍是8人的宿舍,分上下铺,四张床,中间摆放着桌子。
其他人已经都到了。
其他人纷纷都带着好奇之色,看着陈铭章。
“同学,真的是你写的《牧马人》?”陈健功眼中带着好奇之色。
叶军远道:“还有,早上我看了文汇报,上面有一篇《伤痕》,也是你写的,写得可真好,我都看得流泪了!”
其他人你一言我一语。
陈铭章这才想起,他的小说《伤痕》将会刊登在这一期的《文汇报》。
他都还没有来得及看这一期的文汇报呢。
“大家好,我叫陈铭章,1961年7月8日生,今年17岁,来自魔都,《牧马人》、《伤痕》的作者,请各位同学多多请教!”陈铭章脸上带着微笑,自我介绍着。
“真的是你,我还以为是同名同姓!”陈健功高兴道,“我叫陈健功,1949年11月出生,今年29岁,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后在京西煤矿当了十年采掘工人!”
陈铭章不由得多看陈健功一眼,这一位可不得了,多部作品曾多次获全国重要的文学奖,后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兼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至于29岁?
这年龄可不是77级中最大的。
“你的《牧马人》、《伤痕》写得非常好,非常感人,特别是《伤痕》,今天早上我看了,边看边流眼泪!”叶军远先是夸赞了陈铭章一番,然后才自我介绍:“我叫叶军远,京城人,1947年出生,曾插队多年,今年31岁。”
陈铭章也打量着叶军远,这一位是今年中文系年龄最大的,后来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中国人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后来担任文学院党官员。
其他五个,还有30岁的刘智达,日后担任《光明日报》高级编辑;颜乾虎;杜笔海,之前在东北插队;黄子平,今年29岁;陈景松,以后著名的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334宿舍,可谓是人才济济。
陈铭章从包里取出吃食,虽然是昨天早上的,但是天气冷,到现在依旧还是很好吃的。
其他人看到牛肉、鸭肉、猪头肉、鸡肉,一个个都忍不住流口水着。
他们就算考上北大,可也就过年那天吃顿好的,年一过便继续吃着素菜,三五天都不一定吃得上一顿干饭。
更不要说肉了。
他们甚至闻到了肉味就会忍不住流口水。
“请大家品尝品尝魔都的美食,这是昨天早上我妈亲自做的,以后要是有机会到了魔都,我请大家亲自尝尝我妈的手艺!”陈铭章微笑道。
其他人想要说什么,口中想要说不要,可身体却很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