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恢复高考

接下来的日子,干活的时候开着拖拉机,运送蔬菜、粮食、化肥。

闲时看看报纸,拿着课本看一看,复习着功课。

至于《伤痕》这短篇小说,只是几天时间便写完了。

全文共8096个字.

单调却又充实。

两个多月时间,转眼即逝,时间来到了1977年10月21日。

跃进农场的大喇叭准时响起来了,里面播放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国家恢复高考了!

知青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知识的春天就要来临了!

自己可以通过高考上大学!

没有哪个知青不想高考!

因为高考是最公平的——凭自己的本事就能回城上大学,没有好爸爸没关系,不要开后门,不需要请客送礼;也不要什么群众推荐和领导评议。

改变命运,全在自己!

没有谁不激动,不雀跃!

就是陈铭章,在广播里传出恢复高考的消息时,他内心激动得难以言表!

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改变,而是一个时代的拐点!我们又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所有人都开始找复习材料,平常省吃俭用,此时一个个都很大方,拿出钱去买课本、练习题。

11月28日高考就要开始,到12月25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命题,考试具体时间自定。

不管魔都确定何日高考,留给大家也就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果然,很快魔都便公布了高考时间,12月11日~12日!

刘援朝等人买不到课本、练习题,想要跟陈铭章借,陈铭章很无奈地摊摊手,他也得复习啊,他同样也要高考啊!

因为这事,其他四人看陈铭章很不顺眼。

陈铭章也不在意,大家不是同一条道的。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自己也要高考也要复习,凭什么将书给他们?

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他,陈铭章,不是圣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他的人生格言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让他无私奉献,抱歉,他做不到!

知青们都无心干活,都在想办法买书,或者抄写练习题,就算是结了婚的,只要在参加高考条件范围内的,都在努力复习。

开始报名的第一天,陈铭章拿着跃进农场开好的介绍信,来到培训组报名。只要满足条件的,培训组都发放准考证。

陈铭章拿着准考证走出去,然后看着自己的准考证。

准考证上贴着陈铭章的黑白照片,上面写着姓名、性别、单位,最右侧是考试的时间。

陈铭章选择了文科,12月11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政治;12日上午考史地,下午考语文。

不需要考外语!

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才要加试外语。

对于这个高考科目,陈铭章很满意。

说实在的,他是不明白,后面的高考怎么变成文理科都得考外语,而且分值还那么高。大部分人根本就用不上英语,也不会出国,学外语根本没用。

至于学医、学计算机等,等到大学的时候再去学外语便可以了。

拿到高考入场券后,复习进入最后冲刺!

到处可以看到,拿着资料在看着,就是晚上,点着煤油灯也在看书、做练习题。

大家根本不知道复习重点,都像是无头苍蝇进行复习。

直到开考前一周的12月3日,大家才知道复习重点。

崇明县高校招生办公室给考生发了《根据市高校招生工作简报精神,现将复习的重点内容整理如下》,A4大小一张油印纸,包含文理两科,内容极为简单,大多一句话。譬如:“在语文方面,引导考生把重点放在提高写作能力上”,最长的是政治。

一个礼拜时间,在紧张复习氛围中,眨眼就过去了。

崇明中学,课堂成了高考的教室。

校门口拉起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祖国,请您挑选吧!

陈铭章不由得驻足看了一下这条横幅,心中百感交集,这是多少人的心声。

一个个考生进入崇明中学,陈铭章也是其中的一员。

考生将几间教室坐的满满当当,此情此景,让那些企图用作弊来弥补这些年丢掉课本不足的学生们,充满了希望。

可是当高考的入场铃声响起的时候,这群人才发现自己错了。

考场监管非常的严格,一行一个监考老师,让那些想靠着作弊来实现自己的小算盘的人企图破灭了。

陈铭章拿到文科数学卷,看了一下,数学试卷只有8题,都是解答题,满分100分。

“这试卷......太简单了!”陈铭章略微摇了摇头,简单得超乎他的想象。

题量少,难度又极小。

看看这最后一题是压轴题,题目是这样的:“将浓度为96%和36%的甲、乙两种硫酸溶液配置成浓度为70%的硫酸600升,问应从甲、乙两种硫酸中各取多少升?”

陈铭章填好自己的报名号,试卷是不允许写名字的,然后便开始作答了。

时间刚过半小时,陈铭章已经完成作答,而且还简单了一遍,确认无误。

不过陈铭章没有交卷,省得太过特立独行。

略微打量了一下考场,不知道多少考生垂头丧气着。

恢复高考的通知再到进行高考,就那么一个来月时间,复习重点更是在高考前一个礼拜才发放,很多人根本来不及进行准备、复习。

570多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考生涌进考场,但是本科、大专总录取人数只有区区27.3万人,录取率只有可怜的4.7%!

不是录取分数线很高,恰恰相反,录取分数线都很低,北大在闽省的录取线低到290分,差不多300分左右就可以上清华北大!

根本原因便是恢复高考太突然了,很多人都措手不及,来不及复习,不知道复习哪里,甚至没有课本和复习材料。

大家荒废了学业,茫然无措走入高考考场,能考好才怪!

在这一次高考,应届生、家庭好的最占优势,其次便是有天赋的,有天赋的人学什么都快,在这种匆忙之间也比普通人有优势。

直到其他人开始交卷,陈铭章也才跟着交卷。

不突兀,不会引起监考老师的特别关注。

他,陈铭章,平平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