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李典举族来投
-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 安静l
- 2177字
- 2025-03-22 01:19:33
曹操现在手下一共只有七千兵力。
其中顿丘驻扎了四千人,他自己还要带走两千。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新兵进行补充,东武阳将只剩千余守军。
面对骑兵突袭,只要提前闭城就没什么问题。
但如果后续赶来的黑山军要围城强攻的话,东武阳恐将陷入危境。
鉴于此,曹操特命曹彦为新军校尉,专职招募和操练东武阳的新兵,
务必要在黑山军大部队抵达前,拉起一支千人的队伍。
商议完毕,曹彦便匆匆离开了郡守府。
他直奔城外征兵点,准备看看今天的招募进展如何。
曹彦刚来到城门口时,远远就看见乌压压一片人群堵在征兵点前。
他心头一紧,以为出了什么乱子。
待走得近些后,
却看到征兵小吏,正在跟一个身披素色大氅,须发皆白的老者交谈着什么。
而那老者身后跟着十数个精壮汉子,
再往后是则数十辆满载辎重的牛车,队伍绵延足有半里长。
曹彦快步上前,同时朝老者扔出一个【洞察】技能。
“李乾,三蓝一白,虽然不是什么厉害人物,但也远超普通人了。”曹彦心中暗道。
“老丈这是……”曹彦来到小吏身后,带着一丝温润的笑意问道。
李乾闻声抬头,浑浊的眸中闪过一抹精光,心中暗想:
“此人气质温润如玉、清秀通雅,定非寻常人物!”
“在下李乾,乃东郡乘氏县李族族长。”李乾拱手道:“前些日子,闻曹将军于濮阳击退黑山军,又在东武阳广施仁政,收纳流民。
我等心中仰慕,故率族人、宾客三千,举族来投!”
曹彦望了一眼那长龙般的车队,心中暗暗咋舌。
一个地方家族,随随便便就能拉起三千人的队伍!
也难怪当前大汉最强的两股力量,都被袁氏兄弟所主导。
世家的能量,实在太过可怕!
“在下曹彦字子安,乃曹孟德将军的胞弟。现暂领东郡功曹与新兵校尉二职。”曹彦亦拱手回礼。
“原来您便是曹子安!东郡百姓能有一席容身之地,能得一口饭吃,全懒先生之功!”李乾再次躬身行礼,随即疑惑问道,“只是李某听说,您之前的职位好像是郡丞吧?”
曹彦也没想到自己的名声,竟然已经被传的这么广了。
面对老李的疑问,曹彦笑着问道:“颍川荀氏,您可曾耳闻?”
“自是知晓,如雷贯耳啊!”李乾眼中的疑惑更甚,他不明白曹彦为何要突然提起颍川荀氏。
“颍川荀氏里,那位被誉为‘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现今正是东郡郡丞!”
闻此言,李乾及其身后汉子皆瞪大双眼,满脸不可思议。
“听闻荀文若一支已举族迁往冀州,他竟然弃袁本初而去,来投明公?!”
“所以啊,你们的眼光竟然与荀文若一样高明,了不起!”曹彦朝着李乾竖起了大拇指。
李乾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朝着曹彦躬身拱手,声音洪亮如钟,“黑山贼实在猖獗!老朽虽是一介布衣,也知守土有责。
家中有些粮草,族中子弟也愿执戈卫疆,特来相助,还望明公接纳!“
曹彦上前两步,扶住老人手臂:“大兄若知李公来投,定当欣喜万分!”
李乾回身指着那些牛车说道:“老朽带来粮草一千石,钱十车!另有精壮一千八百人,皆在此处。”
他拍了拍腰间佩剑,豪迈的说道:“老朽这把老骨头,也愿听凭明公驱使。”
三千宾客里还有不少文人、工匠,这些人对曹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曹彦哈哈一笑,道:“李公可安排族人在城外稍待片刻,我即刻引荐您去见曹将军。”
李乾却转过头,看了身后两个年轻人一眼。
那两人会意,走上前来朝着曹彦行礼,
“李整/李典,见过曹校尉!”
李乾介绍道:“此二人皆为我族中翘楚,还请校尉代为引荐。”
李整这个名字比较陌生,
但李典之名,曹彦却耳熟能详。
曹彦分别给了他们二人一个【洞察】,李整跟李乾一样,词条三蓝一白。
而李典则是两紫一蓝一白,确实要高出一个档次。
李典虽然算不上顶级的统帅或者猛将,但却是个六边形战士,能力全面,
不管把他放在哪个地方,他都能发光发热。
曹操眼下本就极端缺人,能有人才加入,自然是求之不得。
“那三位请随我一道入城!”
“多谢曹校尉!”
……
曹彦离开后,曹操与荀彧又聊了不少问题。
却不想,他们刚要离开,曹彦竟然又杀了回来。
还没进门,曹彦就高声喊道:“大兄、文若先生,东郡乘氏李家,举族来投!”
曹操与荀彧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他俩连忙起身,朝着门口走来。
门外,曹彦领着一位老者和两个青年正朝着这边走来。
曹操疾步出迎,荀彧紧随其后。
见李乾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曹操心中大喜,抢前几步扶住老人手臂:“李公大驾光临,操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李乾慌忙行礼:“老朽何德何能,敢劳明公相迎。此番冒昧前来,实是仰慕明公威名,愿率族中子弟为明公效犬马之劳。”
曹操哈哈一笑:“李公客气了。操常闻东郡李氏有侠义之风,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来来来,且随曹某入厅中暂歇,咱们边喝边谈。”
说话间,众人已来到厅堂。
分宾主落座后,曹操命人上茶。
“李公肯来相助,实是解了操燃眉之急。不知李公此次带来多少人马?”曹操问道。
李乾起身答道:“老朽带来精壮一千八百人,粮草一千石,钱十车,另有兵甲、酒肉无数。
另有犬子李整、侄儿李典,皆愿为明公效力。”
曹操目光扫过李整、李典,见二人器宇轩昂,心中暗自点头。
随后,曹操安排道:“二位少年英雄!”
李整、李典慌忙起身:“在!”
“你二人各领本族人马,划归曹彦校尉统领。由校尉率领你们与新军一起训练!”
“喏!”二人齐声应道。
曹彦也起身道:“彦定当竭尽全力。”
曹操点头,又转向李乾:“李公带来的粮草钱物,操暂且收下。待击退黑山军后,定当加倍奉还。”
“明公这是说的哪里话。”李乾连连摆手:“老朽既来投效,这些身外之物自然都是明公的。
只要明公能保东郡百姓平安,老朽便心满意足了。”
曹操拱手道:“李公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