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爷与太子党
- 九龙夺嫡?不如玄武门对掏!
- 江上云间君
- 2162字
- 2025-06-16 10:02:06
京城的雨还在淅沥沥地下着。
按照大周礼,成年未封王的皇子,一般都是住在乾清宫两侧的庑房,每日需经过乾清宫正殿向皇帝请安。
永熙帝显然是没有这份闲心监视儿子,他将其余皇子安排出宫,给了一些庄子打理,就鲜少再理。
四皇子府上,一高一矮两个太监带着皇帝口谕而来。
此时的李谨并不知道自己陷入了什么麻烦,正在书房与侍讲侍读蒙启宇,也就是他儿子的师傅谈话。
“圣上口谕,着四皇子李谨即刻到乾清宫觐见。”
口谕念完,李谨只觉得一头雾水。
他只是一闲散王爷,平日里除了练练武,搞点小玩意,极少会被他的便宜父亲召见。
此李谨并非彼李谨。
他于数年前穿越而来,顶替了这四皇子的身份。
前世他也看过不少的宫斗戏,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所以一直安守本分,当个小透明。
今天怎么就突然被召见了?
李谨起身,与那高个子太监寒暄起来,顺势将张叠好的银票塞了过去。
“这位公公,父皇突然召见到底所为何事?劳烦公公解惑。”
李谨为人处世,奉行的便是从不苛待任何人,不以别人的身份卑贱而冷淡。
毕竟再小的人物,也有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那高个子太监不着痕迹地将银票摄入袖中,清咳一声道:“奴婢只知道是南边有地方遭了灾,需得派个尊贵龙种去任钦差的活计。”
李谨:“是哪处地方?”
“阳州府。”
李谨好奇再问道:“二哥三哥贤明能干,任这钦差职位绰绰有余,为何会找上我?”
高个子太监犹豫片刻,摇头道:“奴婢就是一个传话的,哪里能知道皇上与诸位皇子大臣的心思,只是……”
“只是什么?”
“是太子殿下举荐的四皇子,奴婢也只知道这么多了。”
李谨一愣,随后说道:“劳烦公公稍候片刻,我交代些事务,即刻便走。”
高个子太监点头道:“殿下请便。”
李谨转身回到书房,将刚才的事说给了蒙启宇听。
蒙启宇是南方人,科举进士出身。
名义上是四皇子府上侍讲侍读,但实际上与李谨母妃那一脉关系匪浅。
中进士后,在地方历练了几年,只因在官场中与同僚格格不入,久不得升迁。
机缘巧合下来了四皇子府做侍讲侍读,是李谨考校过后,留在府中的智囊。
蒙启宇听罢,思量许久,缓缓说道:“此事绝非如此表面这般简单。”
李谨:“我倒也知晓,太子虽与我乃一母同胞,但平日里极少相处。更别说这般重要的钦差任务,突然推举于我。”
“其中必有隐情。”
蒙启宇抬手欲言,但心中似有顾虑。
他猜得是太子与三皇子相争,拿了自家殿下做挡箭牌,其中用意不明,但一定算不上好事。
但这话他不方便说,情况未明,倒有挑拨兄弟情谊的嫌疑。
李谨见得蒙启宇欲言又止的模样,哈哈笑道:“先生来我府中已有数年,还是如此生分,你是否在想大哥给我讨了个倒霉差事?”
“二哥,三哥的野心的朝野皆知,一个天天巡视六部,装出勤政干练的模样,一个礼贤下士,与谁都如沐春风,一副贤王模样。”
“阳州府官员皆是太子府嫡系,二哥三哥这是给大哥上眼药,把我提溜出来,当了个陷阵兵。”
蒙启宇赞叹道:“殿下聪慧,短短时间便想得如此通透,在下汗颜。”
他确实惊讶,平日里与世无争,纯良直率的四皇子居然对这漆黑如墨,波谲云诡的官场认识这般深。
李谨嗤笑道:“在宫里头长大,若是没这反应力,日子怕是不好过。”
书房里沉默少许。
蒙启宇试探着问道:“飞来横祸,殿下如何处置?这钦差的差事,接还是不接?”
“接,自然要接。”李谨毫不犹豫地回道:“树欲静而风不止,父皇口谕都来了,满朝文武都在乾清宫里等着我,这差事躲是躲不掉了,横竖是看如何做好。”
李谨不喜欢出风头,但是也绝对不想在满朝文武面前丢份儿。
而且比起帮那所谓的二哥三哥,李谨觉得自己还是当一个太子党比较合适。
蒙启宇问道:“待会奏对,殿下可有良策?”
他年轻时在地方为政,处理灾情还是颇有心得。
“已有腹稿,只是不知是否合用,我与先生先上马车,再细细讨论,还得劳烦先生与我完善一二。”
蒙启宇心中略显惊讶。
这就有腹稿了?这般天生尊贵之人,不理民事,哪里懂得民间疾苦。
那圣人的诗书用来考试倒也罢了,拿来做事,那是一无是处。
四皇子若是要拿圣贤书中的道理来奏对,倒是怕不是要在乾清宫丢面子。
蒙启宇决定提醒一番,道:“在下知晓四皇子文武双全,只是……赈灾钦差一事,并不是读书打拳这般简单,殿下……”
李谨摆手:“还请先生与我一同进宫,此事少不得先生出力。”
李谨有方法,只是他的方法比较麻烦。
不过,既然决定要做,那就尽量做到最好。
————————
此时乾清宫中。
传召四皇子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还没见到人影,殿中已经窃窃私语起来。
二皇子李暄更是直言道:“四弟的宅子本王记得离宫城不远,一个时辰,便是爬也能爬得过来了,还是说,根本没把父皇的口谕放在心上。”
三皇子道:“四弟平日里与太子最为亲近,多少也学得了太子的习惯,咱们这些做兄长的需得体谅,只是怠慢了父皇和诸位大臣,待会儿你我可以好好说道他。”
这是暗暗讥讽太子方才迟到一事。
两人一唱一和,话说得甚是难听,让龙椅上假寐的永熙帝脸色也不免变得难看。
太子心里此时也埋怨起来。
他刚才别无他法,出了这馊主意。
怕不是他那四弟胆小怯弱,已经不敢来了。
就算是来,这个场面下也容易漏怯,丢了脸面。
可偏偏二皇子三皇子像疯狗一般穷追不舍,方才休憩时都拉着他,不让他做别的布置。
眼见气氛有些不妥,大太监李德全轻声问道:“天下着雨,路上湿滑,奴婢再派人去催催。”
永熙帝仍在假寐。
不说话,那便是不反对。
李德全正要吩咐人去了解情况,只听得宫外廊道传来四皇子李谨的声音。
“儿臣李谨,拜见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