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钦差驾到

和诚挤出笑道:“我这法子,管用是管用,但名声说出去不好听。”

“若钦差给了下官去做,这骂名背了也就背了,四爷是个菩萨心肠,断然做不出让百姓吃糠的事。”

李谨突然问道:“你们以前赈灾,是不是都用这个法子?”

这话问住了和诚。

理想和现实的界限就是一条鸿沟,满脑子圣贤书的文人会怒骂给灾民吃糠咽土的贪官,而实际上灾民某种程度是已经算不上人了。

活着便是万幸,更别说是吃麸糠。

和诚:“百人百样,下官也不敢打包票,毕竟咱们大周也没沦落到那个份上。”

话不说满,但也绝对不说难听的。

李谨:“那照你说,阳州府的那些官会不会就用这个法子赈灾?”

和诚苦着张脸道:“这我该如何与四爷说,下官没到过阳州府,哪里能知道。”

李谨将文书折子递回给和诚:“孤倒是觉得你知道,阳州府,甚至整个南直隶大小官员信息你都写上了。”

“怎么,怕说错?孤又不是父皇,你在我这说错话,不会挨板子,也不用杀头,整日提心吊胆个什么劲?”

和诚笑呵呵道:“下官也是顺手为之,想着这些东西四爷应该会感兴趣。”

那可太感兴趣了。

外地钦差就是过江龙,到了地方就是两眼一抹黑。

有这份东西,想做点什么,撬开突破口都简单许多。

李谨从吏部调了南直隶的宗卷,还没捋清里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诚这边就都总结好了。

“人才啊。”

说话好听,能干活,正路子野路子都懂,要不是忌惮他可能是太子那边的人,李谨都想推心置腹,好好发展一下。

李谨:“你办事得力,可惜孤现在半点银子都没有,不然也得赏你点什么。”

和诚:“给朝廷尽职办差,是本分,不求四爷赏赐。”

李谨突然想到一个不错的法子,能做试探,也能让这和诚发挥大作用,于是道:“照你刚才所说,阳州府派粮施粥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你。”

“最重要一点,咱们到了阳州府,不能再饿死一个人,牲口吃的麸糠不能给人吃。”

“舍饭,开粥场,饭,一日两舍,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凉饭团子要手拿着能吃,这准是得罪人的苦差事,你要不错,现在便说。”

这份差事李谨本来是想给蒙启宇来做,如今和诚冒出了头,便顺手拿来用。

阳州府上下不少官员都是太子的人,如果在这次赈灾里下手,和诚必然会得罪同僚。

若是有所勾结,也算是试探出来和诚的底色。

和诚半点没愣,马上跪下大声说道:“四爷放心,下官到了阳州,保准不再饿死一人。”

这声量惊动了甲板上练武的李顺,他一半的心思放在李谨这里。

只看得那没脸没皮的胖子官员又咕溜溜地跪下了,心里满是鄙夷。

和诚没想这么多,或者说,大家都不是一路人,

宫里人和宫外人的生存方式不一样。

李谨点头道:“你盯好阳州,筹粮筹钱的事情就由我来做。”

和诚问道:“四爷这是要下官递死命令过去?”

李谨:“传文书不顶用,人家拿着大周律例压上十天半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立即传讯周遭数地粮道盐道主事官到阳州来,甭管他们是吴王的人,还是晋王的人。”

“就算是太子的人,来不了,我就拎着王命旗牌到他门下去。”

————————

南直隶作为大周赋税重地,应天府为核心,巡抚衙门,总督衙门都设立在此。

应天巡抚马承翰是他们的主心骨,他们也早早出了城,到运河边迎接钦差。

巡抚作为地方一品大员,就算是调任到京城,也是六部侍郎这个级别的人物。

奈何这次的钦差里头有皇子,阴雨连绵的时候,也躲不得,只能乖乖出来迎接。

除了应天府原有官员外,钦差调令叫来的官员也都冒着雨排队,两队各在一边。

应天巡抚衙门下的盐道总管刘统,方脸颧腮上一部漆黑的大胡子,看去煞是威猛精悍,他掂了掂湿漉的袖口,心情甚是烦躁。

他眨巴着眼,捅了捅身前的应天巡抚马承翰,道:“马中丞,这廉郡王来是不来,大家伙冒着雨在这等,不知道耽误多少差事。”

马承翰瞥了刘统一眼:“这话是什么意思,廉郡王还能不来?”

“那可太常见了,这些个钦差最喜欢的便是指东打西,叫我们在这候着,转头悄悄进了城查我们的底细。”刘统眯眼说道。

“这廉郡王先前没听说过,但是这书信的语气可不怎么好,想必也是来者不善,让咱们在这等,也是要挫咱们的锐气。”

马承翰老神自在,颇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只说道:“咱们何必要挫廉郡王的锐气,对谁都不好。”

刘统连忙说道:“下官可是听说了,国库这次一点银子没见下来,这廉郡王要赈灾,只能从咱们身上打主意,可不得防着点。”

各府各县藩库里的银子有一分算一分,那都是他们自个儿的小金库,旁人要想从里面掏钱,那是万万不愿意。

别说是一个郡王,就是亲王来了,也不能让他们乖乖掏钱。

马承翰胡子微挑,说道:“这位廉郡王可是太子的胞弟。”

刘统和马承翰一样,都是太子一党的人,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是自己人,犯不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赈灾。

“亲兄弟还得明算账,更何况,这位爷和太子殿下可不是那么亲。”刘统小心提醒道。

主要也是李谨的动作过于明显,将南直隶油水最大的几个衙门叫来,说不是为了捐款,狗都不信。

“那……多少捐点,”马承翰语气有些迟疑。

“马中丞说个数字,咱们提前通个气,到时候廉郡王问起话来也好交代。”刘统交代了目的。

马承翰琢磨了几分,涉及到自家的利益,他也很犹豫:“诸位同僚的俸银都不多,要我看,你们每人捐二百两,我捐三百两。”

刘统一听这数字,愣在原地。

中丞居然比他还要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