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开炮

“这是18磅青铜大炮,能发射18磅重的炮弹,一炮就能重创南洋蛮子和东夷倭寇的烂船,多开几炮也能轰塌城墙,是我们在坤甸铸造的。各位一定注意啦,开炮时,一定,千万不能站在火炮正后方……”

船舱之内,火炮长——李大炮——正在向吃饭的难民们介绍火炮。

前来巡视的刘季很是满意属下对工作的认真,但很快,就因为糟糕的气味皱起眉头。

臭烘烘的汗水味中,夹杂着火药味、食物味、酒味、以及不知道哪个不讲究的放的臭屁。

空气糟糕透顶。

但无人抱怨。

毕竟船舱内,比之狂风大作的甲板上,暖和了无数倍。

难民们一个个蹲在地上,抱着膝盖,只有实在难受得不行时,才会起来活动片刻。

没办法,船上空狭小,根本没有足够让他们躺下的空间。

好在,唇齿间残余的肉香和热带水果的醇香,安抚了他们的躁动和不满。

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

淌水上船前,他们还以为船上的食物和官府赈灾的一样,会是能让人看到影子的清粥,不至于让人饿死,就不错了。

谁能想到竟然有一块巴掌大的糯米糍,一碗大米酒,一片难闻却口感不错的奇异果干——好像叫什么榴莲,还有一小片咸鱼干,和一块肉!

肉!

货真价实的牛肉!

有大拇指一指节那么大的肉!

虽然不多,但每个人都能吃到一块。

这是穷苦人家逢年过节都吃不上的美味佳肴。

不愧是老天爷下凡呀。

此时此刻,关于‘船主是朝廷通缉的大海盗’的言论早已被他们抛掷脑后。

海盗不杀人放火就算好的了,哪里会让他们吃牛肉。

官府都不让。

而且这些看似凶巴巴的黑脸水手们也都不坏,不会调戏他们的女人,也不会辱骂他们。甚至还偷偷告诉他们,到了南洋,每家都能分到100亩土地、一些生活用品和两头牛。

全都是免费的。

更关键的是,没有徭役,没有摊派,没有辽响,没有地主老爷……

也没有官府。

至少现在没有官府。

那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来自东昌府堂邑县的李狗娃,想破脑袋,也想象不出来李大炮所说的美好生活。

虽说还要卖力气开垦土地,盖房子,修水渠,以及做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工作。

那能算得了什么呢?

这不就是他们在老家天天干的事吗?

而且在老家给官府干活,工钱一文没有,还得自备口粮。

在这里,似乎吃饱、吃好还只是最基本的。

李狗娃让过门没几个月的媳妇狠狠掐了自己好几下,仍旧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仍旧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若非船上不让喧哗,不让说话,他可得好好问问个仔细,问个明白。

似乎……

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现在,他们只恨当时没有咬着牙,带着兄弟姐妹、背着年迈父母一起来船上享福。

小两口紧紧偎依在一起,靠在墙上,细细嗦着已经没味了都舍不得咽下去的肉,期待着早点抵达南洋,期待着早点能天亮,好马上吃到下一顿饭。

和他们两口抱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大伙都在静静期待着。

刘季很满意船舱内的秩序。

只是在看到火炮位挤满人时,轻轻哼了一声。

一旦遭遇突袭,很难在第一时间将难民清理开炮位,进行反击。

人太多了。

为了空出大炮位,就必须让一部分人呆在甲板上。

但是已经入冬,还是起风的夜晚,通宵呆在甲板上还不如直接跳海,还死得痛快,少受折磨。

这么没人性的事肯定不能干。

思来想去,刘季终于有了办法。

解决不了空间问题,就换个思路,减少需要作战的情况。

他轻声向瘦猴吩咐:“传令下去,白天时,尽量让人轮流在甲板上活动。另外,所有船挂红毛夷的橘、白、蓝三色旗帜(荷兰早期旗帜颜色,源自奥兰治家族徽章,后来改成红白蓝三色),遇到其他船只时,不要理会,全速前进。”

瘦猴跟着刘季混了多年,一下子便明白其中关键。

他们的船大多都是抢红毛夷的,再挂上红毛夷的旗帜,远远一看,即便是佛郎机的资深航海家,也分辨不出它们是否真的是红毛夷的船。

在这片海域上,荷兰人臭名昭著,人人避之不及。

再加上,他们12艘船,最轻的一艘都接近800吨,如此实力会成为另一重威慑。

只有疯子,或者真正拥船数百艘的大明水师,才敢来和他们较量。

不过,大明水师基本可以排除。

毕竟他们北上时,大明水师没有拦截。

带走难民时,大明水师没有出现。

当地知县也只是派人问了问情况,要他们好生对待难民,又说会上报朝廷,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现在他们已经远离海岸,大明水师就更不会出现了。

至于疯子……

那不是正常人想也想不明白,也不需要考虑。

次日下午,太阳西斜。

瞭望员汇报,东北方向出现一支船队。

刘季立刻通知做好战斗准备,并前去查看。

只见海面上出现了35艘船只。

拿着望远镜看,大多数船拥有高耸的船楼,轮廓造型很像在福建生产的福船。

其中,最大的一艘有30多米长,估计排水量在800吨左右。可以隐隐看到,其船首、船尾配备有一二火炮,侧舷只有寥寥数门。能隐约看到的大炮,总共加起来不到10门。

其他船小,估测大多只有200吨到400吨左右,上面的火炮只会更少。

还有6艘双桅小船,长不过10多米,目测重量不到100吨,仅船头位置有炮。

对方船队的速度并不快,似乎也在观察、估测。

待其足够凑近,刘季得以看清敌方正在降下的旗帜上纹饰的是三叶葵。

三叶葵是此时日本统治者——幕府将军德川家——的家纹,代表的是幕府权威。

能悬挂此类旗帜的,定然都是获得幕府【朱印状】的朱印船,准备前往南洋各地(交趾东京、占婆、柬埔寨、暹罗、北大年、吕宋)进行贸易。

不过,朱印船船主成分复杂,有日本大商人、有日本大名扶持的商人、有浪人、甚至还有明人海商盗。

刘季仍然记得前世游戏太阁5中,推荐人物传奇商人,纳屋助左卫门,便是通过对吕宋贸易发家的。

只是现实是现实。

海上商人都不仅仅是商人。

当此时代,任何商船都有可能随时摇身一变,转职海盗船。任何看着老实巴交的商人,也都会随时会掏出一把大刀,瞬间化身海盗。

只要遭遇双方实力悬殊,战斗便一触即发。

作为专业海盗,刘季,对此类情况最是了解,也最是擅长,自然不会因为对方有日本幕府背景便大意。

可是,看了看己方40多米的12艘改造后的盖伦大船——加了对角线支撑材料支撑肋骨。

每艘船都至少装备有16门24磅火炮,16门18磅火炮,6门12磅炮,2门32磅重型火炮,以及不等量的各类轻型小炮。

火炮总数量超过500门。

虽然没有实际接触过日本商船,但刘季早有耳闻。

朱印船每艘船至多10门火炮,总计火炮数量不到300门。且基本上装备的都是大明造的佛郎机炮,火力孱弱,几乎不能对以龙骨加肋骨结构的盖伦战船造成伤害,作战以跳帮肉搏为主。

而己方装备的火炮,莫说可以炮轰城墙的18磅炮,就是12磅炮,也能直接破开东方商船隔舱板结构的货船。

因此,火炮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能直接碾压日本船队。

如果发生接舷跳帮,己方每艘船上都有超过200名作战人员,而且个个作战经验丰富,比之荷兰人也不遑多让。

相比之下,日本朱印船以贸易为主,单船水手不到60人,作战人数反而还更少。

敌弱我强,一目了然。

此时,阳光从西边洒落,还会干扰自东而来之人的视线,这对日本船队作战也不利。

基于种种因素,刘季料定常在海上漂的日本商人不会犯糊涂,也不敢轻易开火。

于是,他当即下令,不予理睬,成线列队形,全速前进。

虽说反过来抢一波日本商船,不是不行。

只是当前没有必要。

此行是为了难民而来,节外生枝,在战斗中造成难民大量死亡,绝对是得不偿失。

这8000青壮平安带回婆罗洲,5000人种地,2000人加入铸炮场、造船场、木材加场等工场,剩下1000人编成新军分别加入海军、陆军,提升实力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劫掠获得的财富。

些许财货再怎么值钱,也是一时之利,不值当。

当此时代,有人,便有了一切。

包括财富。

万万没有想到,己方的退让给了对方一种错觉——弱者才退。

阳光留在日晷指针上的阴影偏斜约莫15度时,也就是大概1小时后,原本还在观察中的日本商船突然降下三叶葵旗帜,升起满帆,乘风破浪而来。

其中,6艘船两侧伸出无数船桨,好似千足蜈蚣一般在海面划拨,在风力和人力的双重加持下,满载浪人武士,冲撞而来。

“他们是疯了吗?”

瘦猴瞠目结舌,揉了揉眼睛,仍然无法相信自己看到的,转头向四哥询问。

全船将士亦是懵逼。

鸡蛋还敢碰石头?

哪里来的自信?

谁给的?

海上之人贪婪,但经过大风大浪的筛选后,绝对没有愚蠢冒进之辈。

日本船队的行为,他们看不懂,更无法理解。

哪怕己方作战受限,但只要一轮齐射,就能保证日本船队沉没一半。

他们凭什么敢?

难道是发现己方船上有大量非战斗人员掣肘?

战斗将至,刘季没有犹豫,也没有时间犹豫,振臂高呼:“既然他们要找死,就让他们统统葬身鱼腹!”

“杀光倭寇!”

事情终于回到熟悉又擅长的战斗环节上,水手们喜不自胜。

作战命令通过旗语传遍舰队,各船只先后进入作战状态。

难民在水手的要求下,蹲在甲板上,相互挽着胳臂,腾出了作战空间,也能防止战斗中船只颠簸将人甩下船去。

一箱箱炮弹被从军火库中运出,放在火炮位置。

一位炮手根据作战指南,拿出早先配备好的为炮弹重量三分之一的火炮包,进行装药。另一名炮手从射表上找到炮击火炮长下令500码所需的角度,以四分之一规和水准仪,在另外两位同伴的配合下调整火炮角度。一切都和平常一样井井有条,等待着开炮命令响起。

水手们在长官的指挥下,纷纷拿出燧发枪,填装好弹药,耐心等待着船长命令下达。

舵手们调整船向,尽量使得船体和敌人进攻的方向成直角,确保火炮能顺利发射的同时,又要尽可能保准船只平稳航行。

瘦猴带着几个杂役们,来回走动,大声呼喊着,安抚难民们的情绪。

……

相同的一幕在所有船只上上演。

难民们渐渐意识到即将发生什么,哭喊着,想要躲进看似‘安全’的船舱内。

随着敌船越来越近,难民的哭嚎声、请求声、咒骂声,越来越大,甚至盖过风浪声。

咚……

两发炮弹击中旗舰,黄天号微微一颤,炮弹被船体弹飞,未造成任何损伤,却彻底击溃了难民脆弱的心理防线。

趁着水手们半蹲躲避炮弹之时,难民们尖叫着起身,蜂拥向船舱。

“趴下,快趴下……”

任由水手们如何呼喊提醒,都无济于事。

难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躲进船舱内。

啾……

又一发炮弹袭来,砸在拥挤的难民中。

顷刻间,肢体横飞,鲜血飞溅,飙撒在难民身上、脸上和眼睛里。

血让他们的理智完全丧失,他们更加疯狂的涌向船舱。

情况愈加混乱,无法控制。

敌船还进入最佳开火距离,但已经不能继续等下去了。

一旦被难民挤进去,下层甲板的重型火炮将彻底失去发射机会。

刘季当即下令:“开炮!”

嘭,嘭,嘭嘭嘭……

旗舰炮响,引发了连锁反应,剩下11艘船先后开炮,数百发炮弹一起向敌船倾泻。

冲得最快的6艘日本桨帆船,瞬间被撕碎。

数艘朱印船船体被破开大洞。

直到此时,敌人才清楚他们惹错了目标。

但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