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代《文心雕龙》的传播途径与接受方式

明代[1]《文心雕龙》的传播途径大致分为人际传播和商业传播两种。人际传播和商业传播是明代《文心雕龙》传播的主要途径。人际传播以藏书为基础,并延伸到书籍的借阅、馈赠和抄写,藏书家对诸多版本的整理、校对、纠正讹文的过程使书籍的传播具有了学术交流的性质。受商业资本的带动和明政府废除书税等政策的影响,以私刻和坊刻为主体的商业传播成为明代图书传播的重要途径,但商业传播在促进《文心雕龙》传播的同时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出版商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和文人市民化的审美转变在明代《文心雕龙》的传播中也有直观的反映。序跋和评点是明代《文心雕龙》最主要的接受方式,诚如黄霖所言:“对于文评学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是在这类论著中发表得最为充分。”[2]序跋多从宏观角度看待著作,涉及对全书性质的界定、结构的分析、“赞”的关注等问题,其中蕴含的广告宣传意识对《文心雕龙》的传播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评点则多从微观角度分析《文心雕龙》的具体问题,具有发明字句、重直觉、表达口语化、感性化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