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早期英国社会史研究
- 赵秀荣
- 1251字
- 2025-04-24 18:31:28
三 近代早期的人口增加及价格革命
在近代早期的英国,没有GDP统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数是人口的变化。里格利(E.A.Wrigley)教授和斯科菲尔德(R.S.Schofield)教授是研究人口史的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们领导的剑桥人口小组经过艰苦努力,用家庭重建法推算出1541年至1871年英国人口数量。[13]他们认为,当时英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700年左右,出生率达到33‰,死亡率是30‰[14],高死亡率主要是因为婴儿的死亡率高,在成年之前,他们的死亡率基本上是1∶5,50%的孩子都活不到成年,并且穷人的家庭一般都比富裕之家人口少——因为他们成婚比较晚,婴儿死亡率更高。
据里格利教授和斯科菲尔德教授研究,14世纪,在黑死病爆发前,英国人口已经有5百万,1500年减少到2百万,1541年增加到2.7百万;1601年增加到4.1百万,1651年增加到5.2百万;直到18世纪初才又恢复到17世纪中期的水平。具体见表1-1和图1-1。
表1-1 1541—1706年全国人口的估计数[15]


图1-1 1541—1871年英国人口总数[16]
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人口变化影响都很大。出生率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一、结婚的年龄,特别是女性结婚年龄;二、独身人数的比例;三、饥荒,因为饥荒会造成人们营养不良,影响人们的受孕,并造成流产和婴儿的死亡;四、家庭控制方法,如避孕、流产和杀死婴儿等。那么,在这一时期,人口增长的动因是什么呢?研究者的看法是,这时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缓解了转型期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相对提高了家庭经济供给能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粮食产量、农民收入都有所增加,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平均寿命延长。虽然独身的人数不少,但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避孕措施,因此人口在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背景下,人口总数出现增加趋势。
由于人口增加过快,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导致物价上涨。在16至17世纪中叶,英国物价上涨出现过两个高峰,分别发生在16世纪50年代和16世纪90年代。现代学者布朗(E. Brown)和霍普金斯(S. Hopkins)开展了一项研究,将1451—1475年期间一般消费品的平均价格定为100,在1521年时,英国的物价指数是167;此后有一个相对稳定时期,随后物价急剧上升:1555年为270,1556年为370,1557年达409;接着又稍有回落,1558年是230,1570年又上升到300,16世纪80年代物价平均指数约为340;16世纪90年代进入第二个高峰,具体数字是:1594年为381,1595年为515,1596年为505,1597年为685,1598年为579,1599年为474,1600年为459。[17]此后再也没有下降到400以下,1610—1640年期间,通常在500以上。其中,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先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从16世纪初的1501—1510年到17世纪中叶的1651—1660年,英国粮食价格上涨了6倍(物价指数从106跃升到687),同时期工业品的价格上涨了3倍(物价指数从98跃升到327)。1661—1670年粮食的价格指数是702,工业品的价格指数是343,1691—1700年粮食的价格指数是737,工业品的价格指数是331。[18]西欧其他国家在同一时期也出现了物价持续、急剧上涨的现象,现代史学家称之为“价格革命”。
就英国的情况来看,总人口,特别是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的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矛盾是引发国内价格革命的根本原因。当然,也与政府重铸货币,降低银币成色的政策和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