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朝山
一
朝的山名叫念inɡ。
“念inɡ”是合成词,是九层白玉琼楼变成的河源神山的名字。人们顺着山山沟沟、大小支流汇入主河道,然后溯流而上西行朝山。这是每个部落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
血管里的血滋养身体,河水滋养大地上的一切生灵。没有河,就没有一切。因此,必须朝山。这是集体无意识和共同的文化记忆,约定俗成,无须谁教。庄稼收了,天气转凉,各部落朝山的人陆陆续续踏上西行的道路。这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川流不息,气质各异,参差不齐,南腔北调。由于方言、认知、习俗不同,人们对河源神山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念inɡ、念青、哈思、昆仑、唐古拉、不周……
那时,有的人勤快,每年朝山;有的人懒散,三年或五年一次。也有因偶发爱情、疾病等在某条河、某座山里滞留若干年后返回的。
来去自由,一切全靠自我约束。
约束能力超强者竞争帝位,强者竞争部落首领,次强者竞争各种小王。
转完山,每个人都要带回神山之石作为朝山的凭证。返程,朝圣者每天都要聚在一起展示随身携带的石头,从质、润、色、质、香、亮、透、光、泽、华、韵、神等方面进行对比。不管谁的石头胜出,大家都由衷高兴,载歌载舞,分享快乐。谁敢偷窃、抢劫大家公认的美石,会遭到集体的唾弃,窃贼终将孤独而死。第一个发现窃贼尸体的人有义务将其与石头一起深埋,并且竖立桃木作为标志。
此后,朝山者都会绕道而走。
与石头有关的传说长了翅膀,在沿河两岸飞翔,穿山越谷,飞到最偏远的部落。因此,新的传说不断诞生、传播。经过古老岁月的反复洗礼,为数不多的传说作为经典被绝大多数部落所传承。
总之,人们不在朝山的路上讲经典,就在某个河边高地上通过各种方言品评、对比石头。
这种生活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似乎永远不会终结。
二
九个有关石头的传说:
1
远古时期,盘古摸黑从昆仑山抓起一块巨大的玉石,打制成玉斧,开天辟地。
2
上古时期,燧人发明了钻木取火、点石击火两种取火方法。人们从此可以吃熟食、喝热水,冬天再冷也不怕。燧人又选择拉脊山、合黎山和陇山作为祭拜上天的三大处所;之后,以合黎山为星象观测点,立挺木方牙,仰观北斗九星,以织女星为北天极星,以日月遮蔽为太阳回归年周期,首创日、月、星纪历;接着发明织皮卉服、结绳纪历。
3
上古时期,伏羲朝山途中偶遇女娲。作为两大部落的首领,他们深深为对方的功德所折服,互相吸引。他们是婚姻制度的确立者和率先执行者,如果违背,将功亏一篑。爱情之火熊熊燃烧,两人实在承受不住煎熬,正欲投河殉情,忽见昆仑山顶有巨石闪闪发光。他们不约而同,经过艰难跋涉终于爬到了山顶。
是天青色的盘古玉石!
两人兴奋得惊叫,决定将石头解开。
不知不觉,盘古玉石被解开了。从里到外竟然没有丝毫杂质,色泽均匀、透亮,异常美丽。伏羲联想到品德,女娲联想到爱情。他们将玉石雕琢成圆磨盘,同时对天发愿:
“天神做证!如果磨盘能合而为一,我们就回到各自的部落;如果分散开来,我们就永不分离!”
松开手。两扇磨盘顺着河流滚滚而下,竟然合而为一。
伏羲与女娲深情道别:“让石头上长出的爱情回到石头中去吧!”
他们的故事感化了部落的很多少男少女,使他们坚守婚姻制度。
4
上古时期,有峤部落的杰出青年姜伊耆朝山后驯化并带回一群五色神牛,每头牛都驮载着很多五色神石,人们将五色神石打制成硬度极高的神铲、神刀、神镰、神凿、神磨、神臼,用它们开荒、栽培、种植,麻、黍、稷、豆获得巨大丰收。姜伊耆还教人们辨别各类植物,治疗疑难杂症,鼓励各个部落之间交换土特产。人们欢欢喜喜敲着瑟及其派生的磬,感谢天,感谢地,感谢河,感谢神。
后代尊称姜伊耆为“神农”。
5
上古时期,有熊部落的才俊少典与有峤部落的美女附宝在朝山途中相识、相爱,但他们各自有婚配对象,不能违反部族规定,而且双方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部落。经过反复斟酌,他们一直向西,去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新居地。两人在七条河汇聚的地方遇到能冶炼出会发光、可变形的新物质“铜”的神人部落,获赠两只亲密依偎的铜雁。于是,两人返回故地。有关“铜”的故事顺河而下,飘扬四方。三月初三,他们的爱情结晶在有熊出地生,取名为“铜”。
这孩子刚睁开眼就宣告:“卬要铸造天下最大的铜鼎!”
每天早晨,公鸡打鸣,太阳出来前,他都要这样呐喊。前七天,用有熊部落方言;其后七天,用有罴方言;接着用有貔、有貅、有、有虎方言,每七天一更换。就像石子投进湖面形成涟漪从中心向四面扩展开一样,在熊、罴、貔、貅、
、虎部落方言之后,他又开始使用周边大小部落方言。炎等各部落首领视“铜”为异类,担心这种浮夸式的宣言会影响部落的淳朴民风,会盟时纷纷要求将其抛弃。少典忧心忡忡,附宝却满心欢喜,她将婴儿的名字改为“鼎”,亲昵地说:“孩儿,有梦想就一定要坚持。坚持,就会成功!”
为防止婴儿被毒害,她背着鼎远游朝山。附宝发现,每完成一次朝山,鼎也正好使用完所有部落方言。连续三年,人们早已习惯了鼎的宣言,只当那是啼哭的另一种形式。
少典说,孩子一天天长大,不能总是走在朝山的路上啊。
附宝赞同。她灵机一动,问道:“孩儿,你知道哪里出的石头最好吗?”
鼎不假思索地说出一连串山的名字,语速极快,附宝只能听清念inɡ、念青、阿尼玛卿、昆仑、唐古拉等山名。这无所谓,只要鼎不再叫喊。
孰料,炎及时捕捉到鼎提供的线索,找到各种颜色的美石,贩卖到大小部落,发了财。前来咨询的贩石者络绎不绝,严重影响了交通及部落的生产生活秩序。炎和各地的贩石者都想垄断信息,于是向鼎开出优厚的条件:献上最好的贝壳、料珠、兽皮、羽毛、矿石等。
鼎不为利诱所动,对谁都有问必答,答必准确无误。
炎与贩石者发生激烈摩擦,最后演变成规模越来越大的战争,异常惨烈。
鼎万分内疚,从此沉默。他苦思冥想四十九天,请求单独朝山。
附宝见他意志坚定,含泪答应。
鼎溯流而上,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昆仑山顶,指着最大、最完美的盘古玉石,对尾随而来的炎及众多贩石者说:“你们相信这是当年盘古开天辟地的美玉吗?”
“相信!”
“你们相信这是当年伏羲与女娲解成磨盘的美玉吗?”
“相信!”
“那么,为何很多人呕心沥血寻找多年,却一直找不到?”
……
鼎痛心疾首,说:“在牛的眼里,再美的鲜花也只不过是一株草;在没有品行的人眼里,再美的玉真也视而不见!卬已经给你们指明道路,可是,由于你们内心蒙上了越来越厚的污垢,朝山流于形式,因此错失了很多美玉!”
炎追悔莫及,痛哭流涕。
“难道你们不相信美德与美玉是对应的吗?”
贩石者也幡然悔悟。在炎的倡导下,他们主动向鼎献上各类铜:熔制兵器的铜、受贿行贿的铜、物欲横流的铜、利欲熏心的铜、违法乱纪的铜、钩心斗角的铜、伤天害理的铜等等,并解密找矿、选矿、采矿、冶炼、铸造等复杂工艺,采南山之松,经过八十一天的冶炼,在有熊部落铸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三尊铜鼎,象征天、地、人。
朝野人士感念鼎德,因有熊地处黄土丘陵之中,故尊称鼎为“黄帝”。
6
上古时期,黄帝铸鼎完毕,举行盛大会盟时宣布了两件事:一是命令史官仓颉、沮诵造字,用以记录他发明、首创的饲养、机杼、旗、铜鼎、玉房宫、车等,授其玉胜作为标志;二是文字达成共识前,对鼎之工艺、纹饰、属性解释权归颛顼,授其玉冠作为标志。黄帝特命名石之精华者为玉,根据产地、质地、色彩、品性等分门别类。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必须使用玉器作为礼器。
7
上古时期,共工批评仓颉、沮诵造字没有丝毫意义,因为源自盘古玉斧的人面纹、鱼纹、三角纹、鸟纹、蝌蚪纹等符号不但能充分表情达意,而且能有效防止误读、歧义现象的发生;同时认为颛顼倡导力行的崇玉、寻玉、开玉、选玉、治玉等活动不但劳民伤财,而且助长了愈演愈烈的物质竞争风气,使人们热衷于饥不能食、渴不能饮的玉石而耽误垦荒、种植、培育、饲养、放牧等主业。颛顼召集部落会盟。鲧缺席。
绝大多数部落首领都支持颛顼。只有共工、驩兜、三苗投反对票。
共工恼羞成怒,四处叫嚣:“卬被可耻地出卖了!”
颛顼疑心鲧与共工勾结,非常忌恨,常常自言自语:“看来,关于鲧纵情纵欲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他提前将帝位禅让给玉工俊,教导各部落制作礼玉的方法及用途: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颛顼以玉器为媒介,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举行各项重大祭祀活动。
8
上古时期,穷桑少女握裒朝山时偶然看到盘古留下的巨大脚印,踩踏上去,受孕生子,其子自称“喾”。人们不知其意,称他为“俊”——因为这孩子聪明绝顶,从小就能识别999种石头和999种美玉,并且深谙解玉之道,再坚硬的美玉都能找到破解工具和方法。他提高了治玉的效率,节省了工时,深受人们爱戴。众多部落纷纷献美女,求婚配。俊精心挑选了四位少女纳为妃:长妃姜原、次妃简狄、三妃庆都、四妃常仪。每当解玉时就请乐师用鼙鼓、钟、磬、笭、管、埙等乐器伴奏,四妃演唱《九招》《六列》《六英》等歌曲,六十四名舞女着五彩衣裳跳舞,凤凰、大翟等仙鸟也云集殿堂随之翩跹起舞。共工、驩兜、三苗联名状告俊公然破坏婚姻制度,并诽谤其母。颛顼感叹道:“俊不敛财,不享乐,也不慕权贵,甘愿替天、地传达圣意而从来不求理解,像这样能让璞玉放射出光芒的伟人,应该登上帝位才配其美德啊!”遂禅让。
俊允诺,更名为帝喾。
共工怒不可遏,联合相柳、浮游、康回等破坏祭祀的秩序,并散布谣言。
木正句芒、火正祝融、土正句龙建议颛顼、帝喾号令天下诸侯合力诛灭共工。
颛顼、帝喾不置可否。
9
上古时期,帝喾的四妃常仪所生挚行动力极强,首次朝山便深得民心,拥有极高的声望。他及时揭露了共工妖言惑众的言行,使人们拨开乌云见晴天,不再为辨别真伪而耗费时间。因其功勋卓著,深孚众望,帝喾顺其自然地将帝位禅让给挚。孰料,挚继位后竟然精简祭祀程序和次数,重用安诺、纳马兹加、阿凡拉羡沃、奥库涅等西方贩铜大户,开始大张旗鼓地营销昂贵的铜。最初,人们以为这是天神的旨意,纷纷效忠,倾其所有购买价格不菲的铜质酒器、铜刀、铜斧、铜镜等。随着奢靡之风盛行,众多平民破产,流离失所。他们敢怒不敢言,将灾难归结于水灾、旱灾、火灾、瘟疫和部落冲突。但是,此事很快就被掌管神山玉料的西王母汇报给天神女娲。共工也借机弹劾。女娲责令挚辞职并发布《罪己诏》。众人推选尧为帝。尧吸取教训,制定法度,设置谏鼓,树立谤木,请人们监督。祭祀时,他发布公告:如果有一个人挨饿,就是卬饿了他;如果有一个人受冻,就是卬冻了他;如果有一个人获罪,就是卬害了他!
共工每天敲谏鼓呐喊:“如果有一个人挨饿,那个人应该是卬!如果有一个人受冻,那个人应该是卬!如果有一个人蒙冤,那个人应该是卬!”
尧率领仓颉、沮诵等朝臣走到谏鼓旁,和蔼地说:“共工啊共工,你有什么冤屈,尽管陈述我们会让仓颉、沮诵用他们新创造的文字记录下来。这是首次尝试使用文字记事。”
“必须发布公告引起人们的重视。”共工说。
尧低声说:“按照神的旨意,只有……除非朕将帝位禅让……”
话未说完,众大臣异常愤慨:“我们绝对不会拥立共工当帝王!”
尧沉思片刻,让众臣离开,只留下爱妻女皇,儿子丹朱、监明、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女儿娥皇、女英,然后关切地说:“共工,现在只有朕的家人在,你有什么冤屈或建议,尽管陈述。”
共工说:“即将有洪水发生,务必让人们终止朝山活动;让河两岸及低处的人全部搬到高处!”
娥皇、女英齐声问:“洪水不是每年都发生吗?”
共工说:“不一样。这次是毁灭性的,祸害程度无法预料!”
女皇问:“尧帝凭什么要相信你?”
“卬是水神!”
九子哈哈大笑:“我们是龙神,不怕洪水!”
共工紧紧抓住尧帝的双手,说:“卬心同明月,德比美玉,绝无虚言!请您尽快发布公告!”
尧说:“部族种黍,离不开水。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究竟要多远多近,即使最优秀的巫师也从未明确说明,因此,我们的都城总是被水冲毁、驱赶。我们经常迁都,迁来迁去,疲于奔命。但这是神的旨意。”
“只要在水流上游建筑堤坝……”
尧斩钉截铁地打断他:“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山川河流,都是盘古王和天神共同创造的,绝对要顺从!天意高难问,我们只有顺从!只能顺从!”
他由于激动剧烈地咳嗽起来。
共工静静地站着,看着他痛苦万状地咳嗽。
尧咳出了眼泪。泪眼蒙眬中,他看见共工还像山一样伫立着,惊奇地问:“你怎么还在?成心找难堪?”
“请您发布公告:警惕洪水!”
“朕知道,有些部落联合起来抵制铜的流行,视其为祸国殃民的洪水……”
“不!卬说的是黄河的洪水!先是山崩地裂、众兽惊吼,接着就是洪水滔天、饿殍遍野!”
“你太年轻了!”尧沉吟许久,低声说,“以前的事既往不咎,别再闹事了好不好?近年来,羲氏、和氏历尽千辛万苦,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确定二分、二至,制定历法,让人民能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尽管如此,由于地域温差较大,还是有一些部族耽误了农事。我们十分内疚。如果消息有误,后果不堪设想啊!”
共工说:“卬承担全责!”
尧连连叹息,然后转身离去。
“既然您不管,卬就沿朝山的路找玉山,请玉神转告天帝。请记住,今年春分这天我的进谏!”
说完,他敲击谏鼓,叫嚣:“要发洪水了!要发洪水了!!要发洪水了!!!”
共工嗓门很大,几乎每个人都能听见。
这不是尧的声音,大多数人不会在意。何况每条河流、支流都从容不迫,就像各个部落悠闲自在地安稳生活一样。
没想到,有莘部落的脩己却在认真地分析共工声嘶力竭的呐喊。
三
脩己患有严重的梦游症。
三岁开始,进入梦游状态时,她就觉得自己站在黄河的源头,对河流的全貌一览无余。她常常目不转睛地盯着浩浩黄河的末端。
有一次梦游,她看到不同于朝山者的另类熊男出现了。
脩己强烈地感觉到,这个熊男将俘获她莲花般纯洁的芳心。虽然知道他喉咙发达,会跳熊舞,但是他叫什么名字、属于哪个部族等信息则一无所知。
颛顼与共工苦心孤诣想达成的目标被这个熊男子轻而易举获得。这些年,他们以效力大帝的名义,通过各种方式炫耀财富、武力、品德,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脩己的青睐。
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征服世界。脩己无须知道熊男通过行为艺术要征服哪位美女,她决定主动出击,征服熊男。首先得给他取个名字。不管他以前冠以何名,也不管以前有多少个符号记录他的历史,一切都从此时此刻开始。
因此,必须记住脚下的神山——阿尼玛卿。
关于这座山的命名:那天,脩己走上雪山之巅,喘息,回头,眺望,黄河如玉带般蜿蜒向东而去。河的拐弯处,一条大鱼跃过狭窄的石门。距离如此之远,脩己竟然能看清大鱼其实是一位男子。由于迷茫、恐惧、彷徨、踟蹰,男子落到宽阔的河面上开始像熊一样舞蹈,团团转,迅速转,转成混沌。她还看到熊男没有假装冷静,而是真实地表达焦灼,瞬间被感动。她情不自禁,气沉丹田,红唇微张,冲熊男呼喊:
“阿—尼—玛—卿—”
浑厚的女低音顺着河床传递过去。倏地,声音如同利斧,劈开混沌。熊男站得笔直,回到高大英俊的状态,躬身前行。
脩己本打算攀登雪峰,但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大叫:“他会迷路的!”
脩己本来想说,他迷路与卬何干,却身不由己,回望一眼熊男——他到黄河另一个拐弯处又迷路了。她只好再次呼喊:
“阿—尼—玛—卿—!”
别人听到的却是:候—人—兮—猗—!
如此反复,熊男转过九十九道弯后,站在了脩己面前。
脩己向他绽放出灿烂笑容。
熊男怒气冲冲,喉咙里滚动着山洪般的巨响:“你有何事?”
脩己愕然,她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雨声。
熊男咆哮:“喊卬作甚?你耽搁了卬的美好时光!”
脩己戚然,她觉得满世界都是风声。
熊男怒不可遏:“卬是黄帝的后代!是你让夏部落的伟大首领鲧身败名裂!”
说完,他狠狠地睥睨一眼脩己,转身离去。
脩己冲着他的背影沉着宣告:“卬是河,你是鱼!你游不出卬的胸膛!”
……
脩己分不清这是臆想还是梦境。她一遍遍向人叙说。最初,没人在意,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她每次叙述的语气、细节、时长完全相同,觉得她很怪异。部落召集人表决如何处置她,半数人(年龄偏大者)担心她会带来灾难,建议驱逐;半数人(年龄偏小者)建议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她在部民的争吵声中悄悄离开,又在部落平静后悄悄回来。
父母问她去了哪里,回答还是与上次一样。
直到有一天,二环的部落有人抗议:脩己喉咙发出的声音很可怕,常常让人误以为是发洪水,大家惊慌失措地往高处跑,结果虚惊一场。
慢慢地,三环部落也开始抗议:脩己喉咙发出的声音很恐怖,常常让人误以为共工的宣言变成了事实,大家惊慌失措地往高处跑,结果虚惊一场。
接着,四环及其以外的贯胸国、三苗国、夸父国、深目国、无启国等100多个邦国代表摩肩接踵前来抗议:脩己喉咙发出的声音相当惊悚,常常让人误以为是发洪水,大家惊慌失措地往高处跑,结果虚惊一场。
每个邦国代表都用泥土烧制脩己叙述过程中表情凝重、嘴唇微张的陶塑,前往尧都击陶鼓告状——因为谏鼓被共工带走了。
陶鼓发出沉闷而浑厚的声音,温和又古远。鼓声震飞代表心中的怨气,使其身体变得轻盈、快乐。
大家载歌载舞庆贺。
四
共工一如既往地持续击鼓呐喊。脩己依然不断叙述。
鲧和仓颉都烦恼不已。
先说鲧情感上的烦恼。鲧当年本打算参加颛顼召集的会盟活动,过河时,看见一位少女像洁白的鱼在波浪中挣扎,他毫不犹豫地跳进黄河,向她游去。少女溯流而上,轻松自如地游过激流、险滩、峡谷、深渊。他追不上。四十九天后,他才明白少女其实是在诱惑他。黄河两岸,朝山的人却以为这是游泳比赛,他们不断呐喊助威。鲧想抽身离去却不能,因为他清楚这种情况下转身离去,必将名誉扫地,于是他只能配合表演。快到神山时,鲧决定奋力一搏。他试图抓住少女,随波涛返回下游。
跳跃成功,他回到岸上。
少女却微笑着站在他面前。
鲧懊恼地质问她为何诱惑陌生人。
脩己声称以恰当的方式向英俊的男子示爱是所有女性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
鲧说他本来要参加高级别集会,与娥皇、女英见面……说着他急忙转身,打算投身入河,但河水结冰了,他只能徒步返回。集会早已结束,而关于鲧与少女的流言蜚语却传得沸沸扬扬。鲧夜以继日、滔滔不绝地解释,却没有任何效果,他不得不硬着头皮找到德高望重的陶器鉴定大师四岳,请他出面央求颛顼帮他澄清事实。
四岳说:“卬怎么可能蹚进这条浑水河?你还是一个小孩时,卬就想将你培养成陶艺传承人,可你嫌落伍,声称要玩时尚!现在倒好,被烦恼束缚住了,难受极了,对吗?”
鲧说:“卬只想向娥皇、女英解释清楚。”
四岳说:“卬教你一个办法,只要你愿意做,肯定会心想事成。”
“什么办法?”
“你知道,现在有一种叫铜的物质越来越强势,如果不是来自神山的玉石相抗衡,彩陶会没落得更快!”四岳忽然老泪纵横,“你要牢牢记住:用本地土本地火烧制的陶才是我们永远的根,不能丢啊!”
……
四岳动情地说:“我和所有陶艺传承人会将3000年来的陶艺精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只有你才能将其发扬光大!”
“可是,卬对陶艺没兴趣。卬的特长是帮助大家记事……”
四岳坚定地说:“卬看准你的超强记忆力和无坚不摧的意志力!至于兴趣,卬相信,陶艺的魅力是最高上师。如果你知道设计、制作、上彩、绘画是多么令人沉醉——哦,不,是陶醉,你一定不会这般推托。孩子,从现在开始,你巡游天下,每个部落的优秀传人都会协助你制作一件卓越的陶器,这个过程你的名气会越来越大。这样,你就有机会竞争令人仰慕的帝位。”
鲧满脸不悦:“卬正值青春年少,卬对帝位不感兴趣,卬只想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
四岳正色道:“如果你没有竞争帝位的资格,进不去贵族圈,根本没有接触娥皇、女英的机会,遑论爱情?”
“好吧,卬认命!不过要说清楚,卬的最终目标是要获取像玉石一样神圣的爱情。”
四岳从衣兜里掏出一包土:“这是‘息壤’,土之精华,务必保管好,等你灵感迸发,制作你真心喜欢的陶器时,作为引子。”
五
再说仓颉事业上的烦恼。作为出类拔萃的史官,仓颉对各类记事符号都运用自如,但要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字并被人们欣然接受,比解玉、朝山、登天都难。
沮诵谨小慎微,他得花很大力气解释。沮诵犹豫彷徨,迟疑不决,后来,他以身体抱恙为由退出了造字工程。
仓颉则坚定不移,在相关权威人士的引导和启发下,独自坐在祭坛上冥想了七天七夜,方才理出思路:
文字必须一次性创造完毕,然后推广,否则,后面的文字还未创造出来,前面的文字就会像黍稷被鸟叼走,继而繁衍出葳蕤生长的野生粮食那样衍生出新的文字,从而导致误读、误记、误解的现象根本无法遏制。因此,得做好保密工作。
文字只有看起来亲切、仁和、稳重、热情、睿智、坚毅、忠贞、刚烈、性感、优雅、舒畅、开放、深厚、宽阔,才能让大众接受。因此,不能闭门造车,创新区得选择信息发达、书写材料充足的地域。
文字创造既不能暴露于公众视野,也不能封锁消息,最好的状态是,每个人都知道仓颉造字,至于如何造字则一无所知。
符合以上三个要求的地方只有黄帝曾经预言的昆仑山巅的阆风苑——它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黄帝曾亲口对仓颉说,那里有玉楼十二处,玄室九层,右瑶池,左翠水,环以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若到,则能创造流传千古之文字。
在颛顼亲自主持的会议上,仓颉这样陈述:
“神山地域广阔,雪峰林立,沟壑纵横,河流遍布,四方交汇,天地相接,气场凝聚,纯洁神秘;朝山者、迁徙者、运输者、观光者不绝于途,可保证信息畅通;朝山者采集、筛选玉石时遗弃大量玉料,可作为书写、刻划材料。尤其重要的是,华夏人天性好奇,他们朝山时肯定会绞尽脑汁探明本人在干什么,但他们的好奇也仅止于此,绝对不会有人继续探索下去。事实上,他们不会对与己无关的事投入太多精力。”
颛顼表情严肃,突然发问:“你们怎么看?”
喾一愣,四岳一愣,祝融一愣,众大臣一愣,哄然大笑。
大家都很清楚,仓颉之所以选择远游,乃是为了躲避出生在妫水河畔姚墟的才俊重华——他姓姚,妫氏,字都君,因双目四瞳而被部落人命名为“重华”。重华出生不久,费尔干纳多名大商主纷纷前往姚墟,请他做红铜、玛瑙、绿松石之类货物的宣传代表。没想到,年幼无知的重华竟然拒绝了。结果,家庭乃至部落很不满,但重华的美名却传播到了部落之外的很多地方。人们把重华与仓颉的事迹混淆了,往往张冠李戴。重华属于新生代,无所谓,但史官需要安静的工作环境。仓颉不堪其扰,宁可到远离帝都的地方工作。
创造文字很可能只是他逃离喧嚣的借口。
颛顼环顾四周,等人们安静下来,他庄重地说:“人与母体(或自然)分离,渐行渐远,事件、细节及感受的积累也越来越丰厚,远非刻划、结绳、标识所能承载。避免各部落首领的误读及因误读、误解、误会而产生争斗的最佳方式是发明统一的书写工具。黄帝圣明,特命仓颉组建团队创立文字,并且强调推行文字只能通过春风化雨般的自然行为,坚决杜绝暴力。谁能做到这一点,可以为帝。这是黄帝的圣谕,也是历代帝王严格遵循的圣律。仓颉领命以来,因为受到洪水的威胁,造字没有任何进展。尧帝时代,文字无论如何要创造出来,并且通行于世,否则,必殛于羽山!”
仓颉坦然解释:“多年来,公务之余,臣一直在为创立文字做翔实、周密的准备工作,并非违抗帝命。”
颛顼、喾齐声道:“创立文字,非同儿戏。尧时代必须结束。”
仓颉微微一笑:“敬诺!”
同时领命的还有共工,他将前往费尔干纳学习选矿和冶炼技术。
如此,朝中空出两个职位,各部落首领纷纷提出申请——主要竞争火正。
史官是苦差事,只有来自北方大荒的巨人族部落王子夸父应聘。
颛顼问他:“你有爵位吗?”
“没有。”
“那么你具备哪些胜任史官的条件?”
“卬跑得快!”夸父自信地说,“从居住地到这里,常人得半年,卬只需半天。”
颛顼大笑起来。
众人也哄然大笑。
散朝后,仓颉向美丽善舞的未婚妻姮娥告别。
姮娥伤感地说:“你为什么逞能?想上天和太阳比肩啊!”
……
姮娥生气地说:“你为什么逞能?想上天和月亮比肩啊!”
……
姮娥泣不成声:“你为什么逞能?想上天和星星比肩啊!”
“卬有四目八瞳,不会看错你!卬有一块鲧朝山时带来的极品羊脂玉,卬打算用它磨制两只玉环,亲手给你戴上……”仓颉低声叹息,“可是,可是,可是……唉!”
“你忙于记录种植、贸易、祭祀、占卜、出游、狩猎……夜以继日,忙个不休,究竟意义何在?你是好史官,但卬是女人,需要陪伴,就像禾苗需要阳光一样。”姮娥仰起带泪的脸,苦笑着说,“既然一切终将成为记忆,何不将此过程变得美好些。造字与治玉一样,心中得有爱。记住,无论何时,你的信念动摇时请想起卬的眼泪。”
“……听说奥库涅赠送你很多铜配饰和绿松石?”
“是啊,这对你很重要吗?”
“你打算答应他的求婚?”
“无论如何都与你无关。你走吧。”
仓颉顿足捶胸,说:“这是最后一次!创造出新颖的记录符号后,卬就会毫不犹豫地辞去史官一职,从繁忙琐碎的记录中解脱出来……”
姮娥惊讶地望着仓颉,不禁大笑起来:“你向来老成持重,现在怎么像小孩子?”
仓颉一愣,恢复庄重神态:“无论如何,完成这项事业后卬就辞职。请你一定等卬!”
“不!你不能辞,也辞不掉。你得潜心造字!”姮娥深情地用手抚摸他的脸庞,“忘了卬吧!这样我们都解脱了。”
仓颉正想说什么,姮娥嫣然一笑,转身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