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监管评论(2023年第2期·总第21期)
- 王俊豪主编
- 903字
- 2025-04-27 17:00:12
一 引言
由于电网的互联互通,断电可能是在发电、输电、配电的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出现,而对这些环节的检测、改造与投资都涉及成本的问题,为了减少断电造成的损失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因此能够正确计算并掌握断电的经济成本至关重要(Thomas and Wilhelm,2015)。失负荷价值(Value of Lost Load,VOLL)是衡量电力断供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的指标,反映了单位电力的经济价值。在国外,时有发生的大规模断电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使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受到多方重视,因为并不存在直接交易电力中断价值的市场,所以VOLL测算结果可直接应用于评估电力供应可靠性的价值,用来计算经济最优的电力中断水平、设定更加合理的可靠性标准(De et al.,2007)。除了较为直观的应用,VOLL还可以应用于电力监管市场的设计,为构建基于效率改进的激励性规制提供服务质量指标;电力系统运营商在根据容量分配设定出清价格时也需要将VOLL考虑在内(CEPA,2018)。2016年以后,中国开始采用“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方式对电网企业输配电业务实施价格规制。根据国外经验,在这种准许收入(上限收入)规制下,电网企业具有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减少成本的动机,因此准许收入规制需要与质量规制相结合,通过经济奖惩机制诱导电网企业主动维持并提高服务质量(叶泽,2016)。电力中断时间和次数是衡量电网企业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如果能够将电力中断对客户造成的经济损失予以量化,并以此为基准制订客户补偿方案,则电网企业需要在降低维修成本与提供客户补偿之间做成权衡,因此具有主动缩短电力中断时间的动机。换言之,失负荷价值反映的可靠电力供应价值可以为激励和惩罚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更好地约束输配电企业的行为。实际上,芬兰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采取了断电客户补偿措施,补偿金额的确定与断电的价值紧密相关。
综上可知,失负荷价值的研究与应用是完善中国2016年开始采用的“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监管方式的必要补充,是实现中国电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内容。本文在结构安排上,第二部分阐述国内外的VOLL研究情况,着重介绍VOLL的测算方法;第三部分讲述各国在VOLL计算方面的实证探索;第四部分基于生产函数法对中国部分地区非家庭部门和家庭部门的VOLL进行实证测算;第五部分讨论VOLL的研究展望和在中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