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张让得密报 洛阳震动议剿匪

洛阳城的盛夏闷热得如同蒸笼,十常侍张让半躺在镶金檀木榻上,两名侍女正拿着孔雀羽扇为他扇风。案几上摆着西域进贡的冰酪,却难消他眉间的烦躁。一名密探突然匍匐而入,额头上还沾着赶路的尘土。

“大人!冀州急报!”密探双手奉上用油布层层包裹的密函,“太平道的驿站已连成蛛网,幽州、青州的军情还未到刺史府,张角便已知晓!”

张让猛地坐起,冰酪洒在绣着蟠龙的锦袍上也浑然不觉。他撕开封口,竹简上的字迹刺得他太阳穴直跳:“什么?他们用信鸽传讯,还能靠糖画、货担传递军情?这张角究竟是何方妖孽!”

“大人,更要紧的是......”密探压低声音,“五斗米道暗中资助太平道,荆州、豫州的豪强也开始与他们通商。再不动手,恐怕......”

“够了!”张让将竹简狠狠摔在地上,玉冠上的明珠随着他的动作摇晃,“召集百官,明日早朝必须议出个剿匪方案!若让张角成了气候,我们都得陪葬!”

次日清晨,太极殿内气氛凝重。汉灵帝有气无力地倚在龙椅上,下方群臣却争论得面红耳赤。司徒王允率先出列:“陛下,太平道以医术、农具收拢民心,实乃大患。臣建议招安张角,许以高官厚禄,分化其势力。”

“招安?”张让尖着嗓子冷笑,拂尘重重甩在地上,“司徒大人莫不是糊涂了?张角私设驿站刺探军情,这分明是谋反!唯有大军围剿,方能以绝后患!”

太尉袁逢捋着胡须沉吟:“张常侍所言虽有理,但冀州地势复杂,太平道又得民心。贸然出兵,恐陷入持久战。依臣之见,可先断其粮草,困死巨鹿。”

“荒谬!”张让怒目圆睁,“等你断了粮草,张角的势力早如野草般疯长!陛下,臣愿举荐河东太守董卓,此人骁勇善战,定能踏平巨鹿!”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谏议大夫杨彪挺身而出:“董卓性情残暴,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派他去冀州,岂不是让百姓雪上加霜?陛下,万万不可!”

汉灵帝揉着额头,不耐烦地摆摆手:“朕累了。张让,你与群臣再议,三日后呈上奏章。退朝!”

散朝后,张让拽住王允的衣袖,皮笑肉不笑地说:“司徒大人,这招安之计,莫不是存了私心?听说令郎与太平道的许攸有书信往来?”

王允脸色骤变,甩开他的手:“张常侍莫要血口喷人!”

“呵呵,是不是血口喷人,司徒心里清楚。”张让拂袖而去,留下王允在原地气得浑身发抖。

当晚,张让的府邸密室中,烛光摇曳。董卓魁梧的身影几乎占满了整个房间,腰间的弯刀还在滴着血——那是他刚处决了一名进谏的官员。

“张常侍放心,”董卓瓮声瓮气地说,“末将此去冀州,定将张角的人头献给陛下。不过......”他舔了舔嘴唇,“粮草和军饷......”

“少不了你的。”张让阴笑着推过一叠地契,“攻下巨鹿后,那里的良田美宅任你挑选。但记住,要快,不能给张角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巨鹿村的驿站内,陈昭仔细研读着洛阳传来的密报。许攸在一旁铺开地图,神色严峻:“大哥,张让举荐董卓,这可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