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斜斜照进巨鹿村,张宁抱着新整理好的医典竹简,正要前往医疗营。忽听得村口方向传来一阵喧闹,夹杂着铜锣声和人群的哄笑。她心头一紧,加快脚步赶去,只见平日里冷清的村口此刻挤满了人,中央空地上,一个身着道袍、头戴八卦巾的老者正趾高气扬地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
“这不是曹半仙吗?他怎么来了?”张宁拉住身旁的村民问道。
“姑娘不知道啊,这曹半仙在隔壁郡县号称‘活神仙’,听闻咱们太平道治好了瘟疫,便来‘切磋’了。”村民撇了撇嘴,“说是要让张天师当众出丑呢。”
张宁心里咯噔一下,正要去找大哥,却见陈昭在张宝、张梁的簇拥下穿过人群走了过来。他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袍,神色平静,看不出丝毫慌乱。
“原来是曹道长。”陈昭拱手行礼,“不知今日大驾光临,所为何事?”
曹半仙抚了抚下巴上的山羊胡,阴阳怪气地笑道:“张某人,听说你用符水治病救人,还说是什么‘现代医理’?老夫行走江湖数十载,还从未听过如此荒谬之言。今日特来讨教,看看你这符水究竟有何神通!”
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陈昭却不恼,微笑道:“讨教不敢当,只是些治病救人的法子罢了。道长若有疑问,尽管说来。”
“好!”曹半仙一拍手,从身后徒弟手中接过一个陶罐,“我这罐中装的是隔壁王老汉的符水,他喝了我的符水,风寒三日未愈,反而愈发严重。张某人,你若能说出这符水中的玄机,老夫便服你三分!”
陈昭上前一步,仔细观察陶罐中的液体,又轻轻嗅了嗅,眉头微皱:“这符水呈黄色,有股刺鼻的硫磺味,想必是用朱砂混合硫磺所制。硫磺虽有驱寒之效,但用量不当,反而会灼伤脾胃。王老汉本就体弱,喝了这符水,自然雪上加霜。”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曹半仙脸色一变,强撑着说道:“哼!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那你且看看这个!”他示意徒弟抬上一个担架,担架上躺着一个面色苍白、浑身抽搐的少年。
“此子中了邪祟,我用了七七四十九道镇邪符,都未能将其治愈。张某人,你若能治好他,老夫便当众给你磕头!”曹半仙挑衅地看着陈昭。
陈昭蹲下身子,握住少年的手腕,又翻开他的眼皮查看,随后转头对张宁说:“阿宁,去取我的听诊竹筒和银针来。”
“听诊竹筒?那是什么玩意儿?”曹半仙嗤笑道,“装神弄鬼罢了!”
张宁很快取来竹筒。陈昭将竹筒一端贴在少年胸口,闭眼凝神细听。片刻后,他眉头紧锁:“此子并非中邪,而是癫痫发作。曹道长,你用驱邪之法,岂不是南辕北辙?”
“一派胡言!”曹半仙涨红了脸,“这分明是邪灵附体!”
陈昭不再理会他,接过张宁递来的银针,找准穴位迅速刺入。神奇的是,少年的抽搐竟渐渐平息。陈昭又从怀中掏出一包粉末,对张宁说:“去煮一碗温糖水,将这药粉化进去。”
“这又是什么妖术?”曹半仙跳脚道。
“这是镇静安神的草药,可缓解癫痫症状。”陈昭解释道,“曹道长,治病救人讲究对症下药,而非一味用符水驱邪。”
这时,张宁端着糖水回来,喂少年喝下。过了一会儿,少年缓缓睁开眼睛,虚弱地喊了声“娘”。围观的百姓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曹半仙脸色铁青,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符咒,大喝一声:“看我的五雷镇邪符!”符咒燃起蓝色火焰,在空中划出诡异的轨迹。
人群中胆小的妇女吓得尖叫起来。陈昭却神色镇定,对张宝耳语几句。张宝点点头,悄悄绕到曹半仙身后。
“曹道长的把戏该结束了吧。”陈昭高声说道,“你这符咒能燃出蓝火,不过是在朱砂中混入了硫磺和硝石。至于所谓的‘五雷镇邪’,不过是利用了化学反应罢了。”
曹半仙还未反应过来,张宝突然从背后扯下他的道袍,露出里面藏着的硫磺包和火折子。众人见状,顿时哄堂大笑。
“你...你们竟敢拆穿我的把戏!”曹半仙恼羞成怒,拔出腰间的桃木剑,“今日不教训教训你们,我曹半仙誓不为人!”
“且慢!”陈昭上前一步,“曹道长,你我皆是为了救人。若你愿意放下成见,我可将真正的医理传授于你。”
曹半仙举着剑的手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一名士兵策马而来:“报!刺史府大军已至十里外!”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曹半仙收起剑,冷哼一声:“今日暂且饶过你们,下次再来领教!”说罢,带着徒弟匆匆离去。
陈昭望着曹半仙远去的背影,对张宝、张梁说:“传令下去,全军进入备战状态。这次刺史府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大哥,那曹半仙...”张宁欲言又止。
“此人虽有些歪门邪道,但对药理并非一无所知。”陈昭沉思道,“或许...我们可以将他收为己用。”
张宝瞪大了眼睛:“大哥,这老骗子刚才还想害我们,你居然要留他?”
“正是因为他懂些门道,才更值得争取。”陈昭解释道,“太平道要发展,需要各方人才。曹半仙在民间有些影响力,若能将他说服,对我们大有裨益。”
张梁挠挠头:“可是大哥,如何才能让他心甘情愿投靠我们?”
陈昭微微一笑:“明日,你去给他送份大礼。”
次日清晨,张梁带着几个士兵,抬着一个大木箱来到曹半仙的道观前。
“曹道长,我家大哥听闻你对炼丹之术颇有研究,特送你一份大礼。”张梁大声说道。
曹半仙警惕地打开木箱,里面竟是一套完整的炼丹器具,还有几本手抄的医书,封面上写着《太平医典·草药篇》《太平医典·急救篇》。
“你家大哥这是何意?”曹半仙皱着眉头问。
“我家大哥说了,这些东西若能帮道长治病救人,便是物尽其用。”张梁抱拳道,“另外,大哥还说,若道长愿意,随时可来巨鹿村做客,共商医道。”
曹半仙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回去告诉你家大哥,三日后,我自会登门拜访。”
三日后,曹半仙果然来到巨鹿村。陈昭亲自将他迎进屋内,桌上早已备好了酒菜。
“张某人,你为何要帮我?”曹半仙开门见山地问。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治病救人。”陈昭为他斟了一杯酒,“曹道长,你我虽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若能摒弃成见,携手合作,定能救更多人。”
曹半仙望着杯中酒,神色复杂:“可是朝廷视你们为反贼,我若与你们合作,便是与朝廷为敌。”
“朝廷昏庸,百姓苦不堪言。”陈昭目光坚定,“太平道并非要造反,而是要建立一个人人有饭吃、有病能医的世道。曹道长,你行医多年,难道忍心看着百姓继续受苦?”
曹半仙沉默许久,终于一饮而尽:“好!张某人今日便信你一回!若你真能实现你的抱负,我这条老命,便交给你了!”
陈昭大喜,举杯道:“好!有曹道长相助,太平道如虎添翼!来,干了这杯!”
与此同时,在刺史府的大帐内,一名将领正在向刺史禀报:“大人,巨鹿村已做好防御准备,他们的武器装备似乎经过改良,不可小觑。”
刺史冷哼一声:“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明日一早,全军出击,踏平巨鹿!”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而随着曹半仙的加入,太平道的力量,又壮大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