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还要继续,回到家的刘备帮妈妈把编好的成品拿去县城去卖,刘备不太爱说话,也很少有人看到他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平静的外表下其实是因为他的大脑运转的太快而没有余力来应付外表的事态。卖东西从不吆喝,但就是有人买,因为他只有一种表情--和蔼可亲,没有第二种可换的方案,在那个武力充斥的时代,跟刘备交往的人都认为刘备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大街上走路的陌生人都舍不得把目光从刘备的脸上移开,走远了还回头再望望。
每次只要半天就完成了妈妈给他的任务,还剩半天的时间,他就在县城里转,城东头的马市还有衙门口的布告,有时也去城南的拓经台熟悉一下卢植老师讲的课。相对而言他还是去马市的时间比较多,因为他最近特别想买一匹马,可是兜里的钱不够,只能看看,欣赏一下。其实落到马市里的马都不是良马,这个时期的良马都被政府强行统购了,用在战场上,就是这些次一点的马,刘备也没有办法拥有。时间长了,就被一位彪形大汉盯上了,他对刘备说:“我注意到你已经很久了,每次来只看一会就走了,是不是官府的探子?”刘备跟他说了来历,那大汉咋能相信。刘备看着这位两眼凶光的人,也没有太争论。大汉虽然表面上不太相信刘备,但直觉告诉他,刘备可能不是恶人,就带着吓唬的口吻对刘备说;“如果你是官府的探子,我饶不了你,如果真的想要马,城北的河那边树林里找我。”刘备感觉莫名其妙,这个人一边怀疑自己,一边又告诉自己住的地方。
很多时候,妈妈编的产品不够卖,刘备就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把祖传的宝剑拿出来在院子里面练习,他想起了公孙瓒对他说的话,就用编制草席用的芦苇扎成草人来练习搏击技术,小时候叔叔也教过他用木剑,但是那个时候他不喜欢,现在看来还是必须学会这些。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那些草人他也换了很多很多了,妈妈有时候怪他浪费了那些编席的原材料。
当一个人时刻在准备着,而他期望的事却总是毫无发展的事态时,内心再强大的人也有焦虑的时候,何况一位十六岁的少年。今年再割芦苇回来以后,刘备站在院子里叹息。自从六岁就开始割芦苇割到现在,年年冬天如此,何时是尽头?但当他的目光触及到那棵桑树时,虽然没有叶子,可它还是没严寒而挺拔,心里稍稍又恢复元气。叔叔最近也没有在家,他去县城的北边给官府制弓去了,连一个能说话人都没有。估计除了他叔叔,别人谁也看不出刘备的心思。还有一个压力就是他出门看见村里人,面对别人的期望的眼神,对他的刺激是特别大的,照这样下去,曾经的那个非常少年,有可能沦落成一个个体户。
刘备自己不知道,其实属于他的时代马上就要开启了,他一生最大的对手曹操的这个时候已经是洛阳北部尉,人家是通过举孝廉。曹操比刘备大五六岁,起步也是不太顺利,真正的英雄都无法顺应那种败落的社会。虽然磕磕碰碰,但架不住曹操起点高,而且家族力量强大,现在刘备还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小农村小青年,无法与曹操并论。
公孙瓒自从跟刘备在卢植门下一别后,他的领导刘太守出事了,被流放到南部偏远地区,可能是地方与朝廷博弈的结果。公孙瓒仗义陪领导出生入死,很幸运最后领导被赦免了,公孙同志马上也是通过举孝廉得郎,去辽东当了长史,在任期间去巡逻边境,发现鲜卑人有越界的嫌疑,二话不说上去就干掉十几个,这样的杀人机器鲜卑人吓的不敢再来。事情往往都具有两面性,鲜卑人不敢来,边界虽然安宁了,但同时就导致双方的交易市场被破坏,幽州地方势力买不到北方草原的马。没办法公孙瓒被地方组织派到离幽州边界稍远一点的涿县,一来如果鲜卑人知道公孙瓒离开了辽东后马匹交易又可以回复;二来看能不能用迂回的办法通过太行山的这条通道搞到马匹,而后就地秘密地组建一支骑兵武装。省里把项目落到了涿郡的涿县,公孙瓒全权负责。这件事直接让困顿中的刘备开始起飞了。
刘备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县城摆地摊,听周围的人议论,县里换了新领导,这年头换领导比换尿壶还快,普通百姓没有人特别在意,哪个领导来了还不是一个逼样。大街上的人都按着自己平时的步伐,该快的该慢的还是那样。刘备是一位喜欢思考的人,往往不在意周围的变化,突然有人叫刘备,刘备抬头一看,这不是公孙瓒吗?他赶快站了起来,脚踏过席子迎了上去,两人拥抱在一起。刘备一脸茫然,原来县里的新领导竟然是自己的同学,同时也流露出一些尴尬,人家是县长而自己却是大街上摆地摊。现实的落差让刘备心里剧烈的运动,就在刘备失去知觉的那十几秒,已经被公孙瓒拉出了好远,等刘备回头看自己的产品,公孙瓒道:“不要了,不要了。”刘备还是硬着回去把这些草商品送给了城墙下边的那些流浪人。
白天说的都是家长里短,晚上酒到八成的时候,公孙瓒才把自己来涿县的真正目的给刘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来涿县解决自己组建骑兵团而战马短缺的问题。他上次跟鲜卑的冲突,导致他们买不到良马,现在想通过太行径道偷偷从鲜卑的民间买马,看刘备是否有啥办法?公孙瓒也同时告诉了刘备一些官僚体系里的一些事情,大概就是幽州的地方官员想壮大自己的的地方实力才做的这次行动,上次刘太守被朝廷流放就是因为这些事。幽州地方豪强有兵有粮又有钱,最缺的就是上等战马,骑兵在平原作战那优势是非常大的,想从乱军中胜出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为了不让洛阳的皇帝知道,官府现在不能出面,让刘备先去打探,等时机成熟了再考虑是否上报。
回到家的刘备思考了很久,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在城东马市上遇到的那位彪形大汉,嘴里说出一句真是天助我也。公孙瓒也给了他足够活动经费,他再也不需要卖草席了,他妈妈也不需要搞编制了。有钱的他先搞了一身上等美衣,然后去马市找那位壮汉,可他连续三天都看不到他的踪影,这把刘备给急坏了。于是他随便买了一匹马,用着自己不太娴熟的骑马术来驾驭,直奔城北的树林而去。
树林那么大,全是弯弯曲曲的小山路,走在里面根本摸不到方向,他一整天毫无收获,天色不早了,刘备害怕迷路不敢深入,只好在山下唯一的小酒店住了下来。店主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据他自己说,年轻的时候家人都饿死了,就他一个人活了下来,没办法上了山当山匪后又被当地政府军给打散了,山匪群大部分都被灭了,自己幸存了下来,就在山下开了这家酒店。
当刘备向他打听那位大汉的消息时。店主道:“这山里的沟沟岔岔我都熟悉的很,山里的人也很熟,因为他们经常下山买酒肉。你说的那个人有点像那群马贩的那个头头。”刘备一听贩马二字基本确定就是那位大汉。可刘备再次问他大汉在何处时,店主却为难了,他道:“听说官府的人最近抢他们的马,不给钱,我不能暴露他们,他们在我的店里买东西从来都是给足了钱,他们其实是好人。”
刘备何许人也,人见人爱,又有钱的加持,店老板很快就被说服了。拿着图纸,第二天早早地就出发了,正当他兴奋地穿行在山间小路上时,突然眼前一黑,不幸被人给套麻袋了。等到麻袋被人拿开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他第一眼看到的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人,大汉看见他也是惊讶万分,咋么是你啊,他挥了挥手让手下的小弟们出去,单独跟刘备聊了起来。听说刘备要买马,他又打量了一下刘备,重新给刘备在自己心里找一个合适的地位,至少从眼前来看,除了耳朵大没有变化外,全身上下的确比原来穿的得体了很多,表情也自信了很多,看到他这群马贩子也丝毫没有一点乱阵脚。大汉给刘备让了坐,毕竟最近的生意不好做,打消了一切顾虑后就直奔主题谈价格,当听到刘备要马的数量后,他自己却慌了。他自己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小贩子,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马,这个时候大汉才把自己的态度放的低缓下来,让刘备喝上本山产的矿泉水,又让小兄弟搞点土特产。来了一场户外烧烤,他们住的山洞,跨出洞口就属户外。
经过了一夜畅谈,刘备知道了这位大汉的全部身世,姓关名羽字云长,从河东来的,亡命之徒,逃到了涿郡以贩马为生,因为他精通太行山上的那些沟沟岔岔,所以能绕开官府和地方土豪们的盘剥,勉强和手下的兄弟们维持生计。关羽不但有健体,他的脑筋也是好使的,虽然不如刘备那么玄之又玄,也能从他的谈话中领略到刘备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更可贵的是他能从刘备身上感知到人间温暖,对于一位逃亡在外多年的人来说,昨夜的星辰让他终身难忘。
关羽虽然眼下拿不出这么多的马,可他毕竟知道贩马的门道,他对刘备保证自己可以完成一个月一百匹的数量,但是需要盐铁作为交换物,因为这两种东西在草原最受欢迎。他为了打消刘备的顾虑,就把他背后大佬张世平和苏双说给刘备听,他们才是真正有实力的马商,用钱打通了所有关卡,一次可以出来上百匹。
这样刘备回去跟公孙瓒说明拿盐铁换马匹的行动,公孙瓒肯定同意的,拿着公孙瓒批的条子,去城北和城西拿到了足够的盐铁后,就送到了关羽的手里,关羽看着这么多的物资,也是傻眼了,真的是一位有实力的人啊。让他感动的是刘备对他格外放心,根本没有一点怀疑,在这个乱世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很微小的,看到刘备如此大气,就知道那一晚他对刘备的判读是准确的。
没过两个月,关羽的第一批马真的就到了,如其所言差不多一百匹。这使得刘备和关羽之间建立了非常好的信誉关系。这条线运出了公孙瓒骑兵团里的大部分马匹,而且都是草原良种马,耐力特别好的上等马。公孙瓒自然特别满意刘备出色完成的任务,当然了钱那是少不了刘备的。
当穷小子暴富的时候,很少有人能把握住自己,刘备也一样,很快就是明牌衣服,骏马猎狗相伴,村里县里那是响当当的出名,很多鬼火少年对刘备那是仰慕不止。其实我们是小看刘备了,他是为自己心里事业在做广告,为聚众起事在做宣传,刘备玄之又玄的心,普通人只能看到的是他的表面。就连他不再编织为生妈妈也很是担忧,常常告诫刘备的叔叔刘子敬看好自己的儿子。叔叔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刘备的人,不但不担心,而且还在为刘备寻找合适的屯兵场地。
很快有消息了,说他们村子与县城之间有一个桃庄市,就是小商品买卖市场,顺着市场下边的那条小河再往里走三十里,有一个姓张的庄主,豪爽大气,由于对现实不满,整天在家里喝酒舞棒,很少与外界人往来,让刘备去试试。
刘备骑着五花马,穿着漂亮的衣服,鹰犬随后的去找张庄主,见到庄主后刘备一顿乱世保命输出理论,让庄主甚感知音天降,跪地叫哥,而且全全贡献地盘,分毫不收,情愿再搭上自己。刘备准备去租一个场地,说着说着房东不但把场地给他了而且还搭上房东自己,这租客的水平够牛逼吧。
事情发展的比想象的顺利太多了,世道越乱事情往往越容易做,因为摆在普通人面前的选择实在是太少了。我想有一个家,哪怕一个不大的地方,关羽也带着十几个马贩子和张世平、苏双给刘备的买马回扣钱、还有一些没有出手的马匹,与刘备汇合。刘备用亲兄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他身边的人,用远大的理想感染和号召着每一位被生活所迫的人,在当时尊卑有序的时代这招太管用了。一顿人事安排,叔叔刘子敬掌管了团伙的财政大权,关羽张飞为左膀右臂,加上县里和乡里鬼火少年,还有流浪人中青壮年,几百人的队伍很快就形成。
公孙瓒不但默许刘备的聚众,而且还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来他的骑兵团训练,他也是想培植自己更多的党羽。说白了连公孙瓒自建的骑兵团都是不能公开的,只是朝廷眼下实在是没有办法来阻止地方的兵力扩张,也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刘关张再把学来的知识回去交给自己的兄弟们,公孙瓒后来被人称为“白马义从”骑马的时候两边都是骑白马的随从,相当帅气威猛,经过他训练的骑兵,那是相当能打的,后来这些兵在幽州和冀州那就是无敌的存在。所以刘备的部队自然也不差。
一颗理想的种子就这样落地了,只要气候适宜,发芽和壮大那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