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优品生活大厦28层会议室的落地窗外,夏末的阳光为整个城市镀上金色。我坐在长桌一侧,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锁骨间的梧桐叶银饰,听着张总侃侃而谈联名咖啡馆的构想。

“所以我们希望'梧桐咖啡馆'能成为优品生活新零售概念的旗舰店。“张总推了推眼镜,“当然,保留你们原有的设计理念和情感元素。“

颜书恒在我身旁微微颔首,西装笔挺,表情专业。只有我知道,他藏在桌下的左手正轻轻敲击膝盖,那是他兴奋时的小动作。

“具体投资比例和分成模式,法务部已经拟好了草案。“张总示意助理分发文件,“但有一个新情况...“

会议室门突然打开,林薇踩着高跟鞋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我的手指猛地攥紧钢笔,墨迹在纸上晕开一小片蓝色。

“抱歉打断会议。“林薇微笑,红唇如刀,“但我想各位应该见见这位——颜志明先生,颜书恒的父亲的老同事。“老人拘谨地点头,目光躲闪。颜书恒的身体瞬间绷紧,像一张拉满的弓。

“林小姐,“张总皱眉,“这是私人会议。“

“事关重大。“林薇从公文包取出一叠文件,“颜书恒父亲当年的案件并非简单的挪用公款,而是涉及更大规模的商业欺诈。这位颜先生可以作证。“会议室空气仿佛凝固。老人低着头,声音细如蚊呐:“老颜当年...是被迫背锅。真正操作的是集团高层...“

“够了!“颜书恒拍案而起,脸色苍白如纸,“我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为什么还要翻这些旧账?“

“因为真相不该被掩埋。“林薇假惺惺地说,“尤其是当有人试图用完美形象获取商业利益时...“

我站起身,挡在颜书恒和林薇之间:“林小姐,你今天的言行已经构成诽谤。我们会保留法律追诉权。“

“周总监真是护夫心切。“林薇讥讽道,“但你知道颜书恒父亲欠下的债务有多庞大吗?如果债主们追讨起来...“

“没有债务。“白发老人突然抬头,“老颜去世前已经还清了。他打了三份工,连治病的钱都...“

颜书恒猛地转身看向老人,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你说什么?“

“你父亲...最后那几年过得很苦。“老人声音颤抖,“但他坚持还清了每一分钱。临终前他托我转交一封信给你,但我找不到你...“林薇脸色突变:“颜先生,我们不是说好...“

“我不能昧着良心。“老人摇头,从内袋掏出一个泛黄的信封,“书恒,这是你父亲留给你的。“

会议室鸦雀无声。颜书恒接过信封,手指微微发抖。我悄悄握住他的另一只手,感受到他掌心的冰凉。

张总清了清嗓子:“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林小姐,请你离开。“

林薇还想说什么,但在张总严厉的目光下,最终摔门而去。老人也被助理礼貌地请出会议室,只剩我、颜书恒和张总三人。

“需要改天再谈吗?“张总温和地问。

颜书恒深吸一口气,将未拆的信封放入内袋:“不,我们继续。咖啡馆的事更重要。“会议在诡异的气氛中继续。我们敲定了投资比例、选址和时间表,但颜书恒明显心不在焉。签字时,他的笔迹比平时潦草许多。

离开大厦时,暮色已笼罩城市。我们沉默地走向停车场,霓虹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斑斓倒影。直到坐进车里,颜书恒才掏出那封信,在顶灯下小心翼翼地拆开。信纸已经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我别过脸去,给他私人空间,但余光还是瞥见几行字:「...爸爸对不起你...钱已还清...抬起头做人...」颜书恒的肩膀微微颤抖。我伸手覆上他的后背,感受他呼吸的起伏。几分钟后,他折好信纸,轻轻塞回信封。

“他一直是个酒鬼,我以为...“颜书恒声音嘶哑,“没想到最后几年他...“

“要去找那位颜先生聊聊吗?“我轻声问。他摇摇头:“明天吧。现在...我想去看看我们的店址。“

优品生活提供的选址在市中心一条安静的小巷,巷口恰巧有一棵年轻的梧桐树。夜晚的工地空无一人,我们站在围挡外,透过缝隙窥视未来的“梧桐咖啡馆“。

“这里做吧台。“颜书恒指着某个位置,声音渐渐恢复平稳,“那片墙正好挂梧桐叶标本。“

“阳光从那边照进来,下午会很美。“我补充道,想象着暖光透过树叶装饰在墙面投下斑驳影子。我们站在黑暗中勾勒光明,在寂静中想象喧闹。这个尚未成形的空间,已经承载了太多期待与治愈。

“关于新加坡分店的事...“他突然说。张总在会议尾声提议,让咖啡馆同时在新加坡开业,由颜书恒负责前期运营。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

“你怎么想?“我尽量保持语气平稳。

“我拒绝了。“他转向我,“除非你愿意一起去。“

夜风吹动梧桐树叶,沙沙作响。我望着他映着街灯的侧脸,突然明白这个决定对他有多重要——曾经漂泊无根的男人,如今愿意为一个人停留。

“我们可以轮流去。“我提议,“或者等主店稳定后再考虑分店。“

他微笑,眼角的细纹在灯光下格外明显:“这就是我爱你的原因——总能找到平衡点。“这句话像闪电般击中我。六个月的重逢,我们说过无数亲密的话,但“爱“这个字眼还是第一次出现。

“再说一遍。“我轻声要求。

“我爱你,周婧颖。“他捧起我的脸,额头抵着我的,“从十岁起,从未停止。“

梧桐树在风中摇曳,叶片摩擦的声音如同遥远的掌声。我踮起脚尖,用一个吻代替所有回答。

三个月后,“梧桐咖啡馆“试营业当天,清晨的阳光格外眷顾这条小巷。我和颜书恒站在店门口,看着工人挂上我们精心设计的招牌——两片交叠的梧桐叶,组成一颗心的形状。

“紧张吗?“他整理着我的衣领,左耳的耳钉在晨光中闪烁。

“有点。“我抚平裙摆上的褶皱,“希望客人喜欢我们的创意。“

店内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我们的故事:墙面镶嵌着颜书恒多年来收集的梧桐叶标本;菜单上印着我们童年最爱的小食名称;甚至咖啡拉花都有特别的梧桐叶设计。最引人注目的,是柜台后那面“许愿墙“——顾客可以写下心愿挂在仿制的梧桐树上,我们会定期选出一些帮他们实现。

“记得今天下午的安排吗?“颜书恒神秘地眨眨眼。

“当然。“我微笑,“梧桐路小学,三点。“

开业剪彩简单而温馨。张总带着优品生活的团队前来祝贺,甚至那位白发苍苍的颜先生也羞涩地现身,送上一盆茂盛的绿植。令我意外的是,几位颜书恒曾资助的新加坡青年专程飞来,送上手工制作的祝福卡片。中午的人流超出预期,我们忙得脚不沾地。直到下午两点,才勉强抽出时间交给店员,赶往梧桐路小学。秋日的校园安静祥和,学生们都已放学。我们熟门熟路地走向那棵老梧桐,树下的草地已经泛黄,但树干上的刻痕依然清晰可辨。

“准备好了吗?“颜书恒从背包取出小铲子。

我们蹲在树根处,挖开松软的泥土,很快碰到那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十八年的时间让锁头锈死,颜书恒不得不借助石头砸开。盒子里的小熊橡皮已经硬化,变形金刚贴纸褪了色,但那张大头贴合照奇迹般地保存完好——十岁的我和十岁的他,对着镜头笑得没心没肺。

“按约定,我们应该放新的东西进去。“颜书恒取出一个天鹅绒小盒子,“你先。“我放进一张拍立得——我们在咖啡馆门口的合影;他则放入那枚小小的耳钉,新加坡公益组织的标志。

“确定吗?“我惊讶地问,“你一直戴着它。“

“它的使命完成了。“他微笑,“现在我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守护。“

最后我们一起放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找到了彼此。下一个十八年,请继续见证。」

重新埋好时间胶囊,我们并肩站在树下,看夕阳将树影拉长。颜书恒突然单膝跪地,从那个天鹅绒盒子里取出一枚戒指——银色的戒托上,一片精致的梧桐叶托着一颗小巧的钻石。

“周婧颖,“他的声音在秋风中格外清晰,“十八年前我们在这里约定做好朋友。今天,我想和你约定余生。你愿意嫁给我吗?“

阳光穿过树叶,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我望着这个从童年走进我生命的男人,想起那些分离与重逢,误解与理解,退缩与勇敢。所有的曲折,都只是为了将我们带到这一刻。

“我愿意。“我的声音被哽咽打碎,但心意无比清晰。他将戒指戴在我的无名指上,然后站起身紧紧拥抱我。梧桐叶在头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我们祝福。

回到咖啡馆时,夕阳正好透过前窗洒进来,将整个空间染成金色。几位熟客鼓掌欢迎我们归来,有人甚至注意到我手上的戒指,发出善意的起哄声。颜书恒笑着揽住我的肩,在我耳边低语:“看,我们的梦想成真了。“我环顾四周——墙上的梧桐叶标本在夕阳中闪闪发亮,咖啡机发出愉悦的嗡鸣,顾客们悠闲地聊天或工作。这个由我们共同创造的空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温度。

“不止是咖啡馆。“我靠在他肩上,“是我们的家。“他亲吻我的发顶,没有说话,但心跳声透过胸膛传来,稳定而有力。那天晚上,我破天荒地没有做那个重复了十八年的梦。没有红色卡车,没有突然消失的男孩,只有安稳的黑暗和身旁均匀的呼吸声。

清晨醒来时,阳光已经洒满卧室。颜书恒在厨房忙碌,咖啡和煎蛋的香气飘进来。我摸着无名指上的戒指,突然想起小时候我们玩过的一个游戏——拉钩发誓后说“一百年不许变“。那时的我们不知道一百年有多长,不知道分离有多痛,更不知道重逢有多难。但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约定不是靠拉钩,而是靠两个人日复一日地选择彼此,就像梧桐树年复一年地生长新叶。

“早安,未婚妻。“颜书恒端着早餐进来,阳光在他身后形成一圈光晕,“睡得好吗?“

“非常好。“我微笑着接过盘子,“没有做梦。“他在床边坐下,手指轻轻梳理我的乱发:“知道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你不再做那个噩梦。“

我咬了一口煎蛋,恰到好处的溏心在舌尖化开:“你已经实现了。“

窗外的梧桐树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叶片翻转间闪烁着银光。夏天已经过去,但它留下的种子,将在下一个春天发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