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急千金要方》译介
- 曲倩倩 李永安 李亚军
- 991字
- 2025-03-18 22:29:46
二、孙思邈的伟大成就
《千金要方》成书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正值盛唐时期,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的医学最高成就,这与唐朝时期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隋唐时期,朝廷高度重视医药发展。隋朝时便有了较为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置太医署,以及医学、按摩、祝禁博士,并首设“少小”科,使小儿病诊治走向专门化,为儿科学专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分科论治呈现雏形。孙思邈正逢这样的一个盛世,使他能够对于中医药学兼收并蓄、继承创新,并积极吸收印度等其他外来医学文化。他全面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经验,例如他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较为完善地提出了使用“系统论”的方式来对待病种归类,用“五脏六腑”的脏腑区域对各类病种进行分类,为后人提供了具有创新性的且较为完善的病种认知方法;孙思邈还对《伤寒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发展,他在《千金要方》中有不少大段重复《伤寒论》序言的部分,并对《伤寒论》的一些著名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及大小青龙汤等,进行阐释发挥,这一点在清朝张璐所著的《千金方衍义》中也能得到印证。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孙思邈也开创了多项“第一”:
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医者;
第一个倡导妇、儿分科论治的医者;
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第一个提出“阿是穴”的医者;
第一个使用动物肝脏治疗眼疾的医者;
第一个“食治”专篇问世……
这些都是“药王”孙思邈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伟大成就,然而其成就以及对海内外的影响远不止于此。正如海外知名中医翻译家文树德(P.U.Unschuld)在其著作 Medicine in China:Historical Artifacts and Images所言:“Sun Simiao is one of the most,if not the most,interesting figur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To posterity,he left voluminous formularies that have been influential until the present.”
目前学界对《千金要方》既有的研究涵盖“大医精诚”代表的医学伦理学价值、“治未病”思想、伤寒学术思想、生命哲学思想、“养生”学说、食疗、妇科、儿科、男科、养老思想、本草、制药、针灸、美容、膏摩等十几个方面,足见其“方多法广”、包罗万象的特点。《千金要方》在国外被誉为“人类之至宝”,它并非只是一本简单的治病方书,而是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医学典籍,流传1 300余年来,经久不衰。其所用方药、养生、食疗等方法至今仍应用于临床,既体现出其具有普济世人的医学性,又有中国典籍论著的哲学性、文学性,也体现了他所处的唐朝“中古”时代既继承发展又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鲜明特征,其“大医精诚”“人贵千金”等理念历久弥新,更加彰显其当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