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唐人边塞诗
边塞,本指边疆地区的要塞,后泛指边疆。《史记·三王世家》:“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唐孟浩然《同张明府清镜叹》诗:“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由此称驻守边境的官员、守卫边防的部队士兵为边人、边兵;称边境地区的老百姓为边民等。
所谓边塞诗,大体指以戍守边塞的征战生活为题材的诗,如唐严武的《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也包括一些描写边塞异域风光的诗,如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开头写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又如唐张敬忠《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边塞诗中还有一些描写因征夫从军或多年未归,或一去不还,居家妻子感到无限离别痛苦的思妇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