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码42)3.4
英国工业革命的区域特点

史学界有一种普遍倾向,即将工业革命中的英国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英国在转型的几十年中全国都积极参与其中。的确,发展几乎遍及英国的所有地区(除了北爱尔兰)。然而,西德尼·波拉德(Sidney Pollard)在1981年出版的一部权威著作中解释道:将“地区”(region)作为分析发展的单位更为恰当;“地区”指的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区域,经济活动围绕一个决定整体运转的中心相互联系。[81]然而由于统计的原因,这样一个区域必须与一些地方行政单元有同样的范围(大都市、省、地区或联邦国家内的州)。在波拉德之后发展起来的区域史学证实了他的观点,即国家行政结构所划定的行政区域通常显示出更大的同质性,但遗憾的是并不总是如此,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区域经济史的大量研究。[82]

(边码43)波拉德坚持认为,经济活动的扩张、收缩,甚至停滞,用地区来解释更加符合现实,而一个国家的整体趋势则是不同地区所发生的事件综合起来的结果。许多国家的不同地区同时开始发展,但后来这些地区在保持发展方面却表现出不同的能力(结果导致了不同的命运)。有些国家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一些地区得以发展,有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而其他地区依旧落后。波拉德恰如其分地强调,在停滞的环境中那些有活力的地区被“掩盖”得越多,描述该国工业化进程及其后续特征的综合分析就越无效和不准确。区域分析之所以能够产生更具一般意义的结果,正是因为它对有活力的地区进行了比较,同时解释了为何其他地区停滞不前或在衰落。

如上所述,对于英国而言,它所有的地区几乎同时开始发展是偶然的,这令区域分析显得不太重要,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当一些地区开始衰退时,区域分析还是有用的。苏格兰在1707年前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尽管有时在同一位君主的统治下与英格兰实现了统一[83]),拥有重工业,特别是冶金、造船和化工产业,还有金融以及啤酒、威士忌和非棉纺织品的生产。所有这一切都得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的大力支持,他们组成了著名的苏格兰启蒙学派:大卫·休谟(David Hume)、亚当·斯密、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on)和詹姆斯·赫顿(James Hutton)。威尔士和康沃尔专营采矿和金属加工;兰开夏和曼彻斯特的棉纺织业欣欣向荣;米德兰兹专营炼铁;东安格利亚专营毛纺织业;伦敦主要发展服务业、银行业、保险业、物流业、运输业、国际贸易和军工;许多其他港口也变得繁荣起来,其中包括布里斯托尔、利物浦(见图3.1)和格拉斯哥。[84]

图3.1 利物浦港口的繁荣景象

(边码44)当时英国的繁荣必然得益于上述共同的文化和制度特征,但也因为它是一个岛屿。事实上,欧洲大陆的国家之间领土相邻,这使得分属不同国家的发达地区更容易建立起经济联系,而这对同一个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则会产生负面的竞争效应。英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使得许多地区同时发展起来,尤其得益于内部交通,但只有到了工业革命后期,随着铁路的出现,国内交通才变得高效起来。我们应该还记得,英国经济曾在重商主义政策下运转,这些政策直到19世纪40年代才被废除,我们将在第8章再次进行讨论。最终,拿破仑战争进一步孤立了英国,却让欧洲大陆联系得更加紧密。因此,英国工业革命的效仿者不得不面对一个比英国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环境。[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