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过年与黄土地
- 从1977年开始当文豪
- 白白是只猫
- 2066字
- 2025-03-17 09:41:03
吃饭完。
陈铭章到了房间中,随手拆开了一封信,这封信来自于魔都一个国营厂一位叫许燕的工人同志,她也曾是一位知青,下乡8年后于1977年返回魔都。
许燕信中说,“读《牧马人》,让我感同身受,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人性在艰难困苦之中的玉汝于成。我不仅在里面看到了对过去的控诉,更看到了反思和温暖与美好。”
“我相信,这是时代的转折点,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美好的,我们中国一定会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许燕带着一种美好的期待与向往。
陈铭章在《牧马人》中,就有对于许灵均与妻子共同努力,最后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社会有一些形容,而关于未来生活的形容,是充满着美好的。
陈铭章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取出一张信纸,给这个叫许燕的女同志回信。
他先是同情许燕的遭遇,然后勉励她人生很漫长,过去的只是人生的一个片段,大好人生正在向她招手。
“我非常坚信,时代即将迎来变革,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祖国将会得到很大发展,国力渐强,我们的生活都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不会辜负每一个拼搏者,让我们一起在新的时代拼搏,建设好我们的祖国。”陈铭章最后写道。
类似的话,他写了不下三十次了。
他希望自己的信,能够激起读者的激情,追求美好的生活,而不是沉浸于过往的伤痛之中。
过往的困难,那是时代的悲剧!
但是好的时代正在走来,不应该因过往的困难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看了一些信,陈铭章挑着回信。
他不可能每封信都进行回信,那样的话他时间再多,也没办法做到。
将写好的信放进信封,在信封上写好收件人的地址、姓名,然后贴上邮票,放在一块,到时候过完年统一寄出去。
今天、明天,都无法寄信,要到大年初二才能寄信。
这时候,春节正常是放一天假,不过除夕这天大家也是相当于放假。
晚上,除夕夜,团圆饭。
团圆饭很丰盛,八宝饭、清蒸鱼、螃蟹、鸭肉、红烧鱼、鸡肉、青菜、鸡汤。
这不仅仅是团圆饭,还是接下来几天吃的。
一顿吃三天,是很正常的事。
这是陈铭章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次过年。
端着酒杯,陈铭章想起了自己的上一世,上一世的小时候年味还很重,可是进入千禧年后,年味不断变淡了。
不过哪怕是到他重生那时候,新年的年味没有那么重,但依然是全国团圆的日子。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元旦不是过新年,春节才是新年,是过年!
现在,家虽然小,时代虽然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可却是很温馨。
“妈,妹妹,过年好!”
“过年好!”
......
新年过后,按理说是走亲戚。
只是陈铭章家里没有什么亲戚,在他父亲成为烈士后,他的叔伯姑子为了分抚恤金,吵得不可开交,已经跟他们断了联系。
至于他母亲,原本是有哥哥的,还有父母,只是前几年陆陆续续都死了。
大年初一这天,陈铭章取出纸,钢笔将笔帽拿下,露出沉思之色。
就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那天下午,陈铭章就从文汇报那里得到消息,元宵过后文汇报便会刊登《伤痕》。
他也要准备自己新的作品。
忽然,陈铭章的脑海中蹦出了一部电影,脑海中非常清晰,这是他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名叫《黄土地》,著名导演陈凯歌首部执导作品,让其一片成名,而且这部电影的摄影师是老谋子!
陈大诗人与老谋子第一次合作!
也正是这部电影,开创了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
而这部电影,也因为陈凯哥、张一某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而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幕式。
《黄土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陕北黄土高原的贫苦女孩翠巧,自小由父亲作主定下娃娃亲。八路军文工团团员顾青,为采集民歌来到翠巧家,一段时间后,与翠巧家彼此仿佛自家人般。顾青讲述起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翠巧听后,心生向往。
父亲虽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顾青行将离去,翠巧要随去延安,顾青有心无力。翠巧弟弟憨憨跟着顾大哥,送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一座山梁,顾青看见翠巧站在峰顶上,她用甜美歌喉唱歌送别,顾青深受感动。
四月,翠巧在完婚之日,心有不甘决然逃出夫家,划船渡河去追求新的生活。
陈铭章脑海中不断闪过《黄土地》,良久之后,心中很有感触。
这部电影,改编自散文《深谷回声》。
此时他打算写一篇小说,那么就得包装一下。
“男主:顾青,魔都人前往陕北的知青。”
“女主:崔巧,陕北黄土高原的贫苦女孩,小学只读了两年”
“崔巧的爹:崔富贵,陕北老农民”
“崔巧弟弟:崔强,小名憨憨”
“翠巧的未婚夫:陈二狗,陈家村有名的懒汉......”
陈铭章写了一个个角色的名字、身份。
为了避免撞车,他得包装一下,改变时代背景。
顾青的身份不是八路军文工团团员,而是魔都人去陕北上山下乡,去崔家村也不是为了采集民歌,而是到陈家村当知青。
重新构思了一下,内核还是在于追求婚姻自由,结局是大团结的美好。
陈铭章沉浸在小说之中,此时他灵感爆发,下笔如有神。
写小说就是这样,灵感来了怎么写怎么有。要是没有灵感的话,那就苦逼了,一个小时说不定连100个字都写不了。
但是此时,陈铭章写行楷,一个小时却能写3000字。
而且越写越是兴奋,越写越是激动。
以至于到了吃饭时间,都得妹妹来叫他。
吃饭的时候,陈铭章的脑海中都是关于《黄土地》的小说,以至于吃饭好似都没啥味道。
吃完饭后,他便匆匆回了房间继续写作。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黄土地》小说写出来,让它与世人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