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府衙后堂,袁彭年刚脱下官帽,额头上还带着赶路留下的细密汗珠。九月的扬州本该秋高气爽,可今年的天气却反常地闷热,连带着人的脾气也燥了几分。
“大人,您可算回来了,漕运总督那边又来公文催漕粮了“周师爷捧着茶盏快步迎上,山羊胡子随着说话一翘一翘。
袁彭年接过茶盏,啜了一口便皱起眉头:“又是陈茶。“
他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今年漕粮迟迟未到,户部已经连发三道文书催问。盐课也欠了大半,朝廷那边等着用银子,我们拿什么交差?“
周师爷缩了缩脖子,小心翼翼地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和一张名帖:“大人,今日有位福建来的商人求见,送了这份礼。“
袁彭年眼皮都没抬一下:“什么阿猫阿狗都往府衙里带?“
“这位可不一般。“周师爷凑近几分,压低声音,“是郑芝龙的弟弟,郑鸿逵。“
“郑芝龙?“袁彭年这才抬眼,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一对翡翠扳指在烛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他拿起一枚对着灯光细看,只见玉质通透,水头极好,雕工更是精细,显然是上等货色。
周师爷察言观色,适时补充:“听说是从南洋带回来的稀罕物,一对少说值五百两。“
袁彭年轻哼一声,将扳指放回锦盒:“海寇出身,如今倒学会这些门道了。“话虽如此,锦盒却被他顺手放进了抽屉。
“他为何事而来?“
“说是来扬州经商,特来拜会父母官。“周师爷搓着手,“小的看他衣着光鲜,谈吐不凡,与一般商贾不同。腰间那块玉佩,怕是前朝的物件。“
袁彭年冷笑:“商人就是商人,穿得再体面也改不了满身铜臭。“他拿起名帖扫了一眼,“郑鸿逵...福建南安人...现任海防游击...哼,武职。“
周师爷知道自家大人最看不起武官和商人,而这位郑鸿逵偏偏两样都占全了。他试探着问:“那...见是不见?“
“本府哪有闲工夫见这些商贾?“袁彭年将名帖丢在案上,“就说本官公务繁忙,无暇接见。“
周师爷会意,却又道:“大人,郑家在东南沿海势力不小,听说连红毛番的船都要给他们三分面子。如今漕运不通,或许...“
袁彭年猛地抬头,眼中精光一闪:“周德庸,你收了人家多少好处?“
周师爷吓得后退半步,连连摆手:“大人明鉴!小的纯粹是为大人分忧啊!如今河盗猖獗,漕船屡遭劫掠,连漕军都不敢押运。若是能借郑家的力量...“
“荒唐!“袁彭年拍案而起,“朝廷漕运,岂能假手于海寇?传出去成何体统!“
周师爷不敢再多言,只低头称是。
袁彭年在堂中来回踱步,官靴踩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良久,他停下脚步:“漕粮的事,漕运总督已经下了死命令,十日内必须启运。高邮、宝应两地的河盗,你派人去查清楚没有?“
“查是查了,“周师爷苦着脸,“可那些河盗神出鬼没,漕军几次围剿都扑了空。据逃回来的漕丁说,盗匪中不少是退伍的边军,凶悍得很。“
袁彭年眉头紧锁:“边军?难道是陕西那边逃过来的?“
“十有八九是。听说领头的外号'混江龙',使一柄鬼头大刀,手下有百十号人,专劫漕船。上月劫了一船浙江的漕粮,杀了二十多个漕丁,尸体都扔进了运河喂鱼。“
袁彭年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已经开始落叶的梧桐,长叹一声:“多事之秋啊。陕西流寇未平,辽东鞑子又虎视眈眈,如今连漕运都...唉,皇上日夜忧劳,我们这些做臣子的...“
周师爷见机插话:“大人,其实郑家那边...“
“不必再说。“袁彭年抬手制止,“本府自有主张。你先去回复那个郑鸿逵,就说本官公务繁忙,改日再约。“他顿了顿,“礼物...暂且收下,毕竟是一番心意。“
周师爷心领神会,躬身退下。走到门口时,又被袁彭年叫住:“对了,明日召集漕运衙门和守备营的人来议事。漕粮的事,不能再拖了。“
“是,小的这就去安排。“
周师爷退出后堂,穿过回廊时,从袖中摸出一锭银子掂了掂,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暮色已深,府衙各处开始点起灯笼。
暮色沉沉,芦苇荡深处火光点点。
十几艘大小船只停泊在浅滩边,船头插着火把,照得水面一片猩红。河盗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篝火旁,酒碗碰撞声、粗犷的笑骂声此起彼伏。
“他娘的,这回可算捞着大的了!”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拍着大腿,咧嘴大笑,“两千石粮食,几千匹苏松细布,还有整整五千两雪花银!够咱们弟兄快活半年!”
“还是大当家英明!”旁边一个瘦猴似的喽啰谄媚地凑上去,“要不是您带着咱们埋伏在高邮闸口,哪能劫得这么痛快?”
河盗首领“混江龙”赵奎坐在主位上,身披一件抢来的锦缎战袍,腰间别着一柄鬼头大刀。他端起酒碗,环视众人,嗓音沙哑如磨刀石:“弟兄们,这趟买卖干得漂亮!但别高兴太早——扬州城里还有更大的一批漕粮要运,咱们得养精蓄锐,再干一票更大的!”
“大当家说得对!”众人轰然应和,酒碗高举,烈酒洒落,火光映照下一张张面孔狰狞如鬼。
唯独角落里,张顺默默灌了一口酒,喉咙火辣辣的,却压不住心头那股憋闷。
他本该是这群人里排得上号的人物,绰号“浪里白条”,水上功夫了得。可前几日盯上那几艘福船,本想捞点油水,结果反倒被人凿沉了船,六个兄弟折了一个,剩下的也散了心。如今回到老鸦渡,竟连个敬酒的人都没有。
“顺哥,喝一个?”只有年纪最小的阿毛凑过来,怯生生地递了碗酒。
张顺接过,一饮而尽,抹了抹嘴,低声道:“阿毛,你留着吧,这儿没我什么事了。”
他站起身,扫了一眼热闹的人群,无人注意他的离去。
走出营地,夜风扑面,芦苇沙沙作响。远处扬州城的轮廓隐约可见,灯火如星,繁华似梦。
张顺啐了一口,摇摇晃晃的走去。
见张顺走远,几个河盗凑在一起,压低声音嘀咕:
“听说顺哥这回栽了?船都让人凿沉了?”
“可不是嘛,盯上的那几条福船,硬茬子!”
“呵,什么浪里白条,连条船都保不住……”
混江龙赵奎眯了眯眼,冷笑一声:“行了,少说闲话!张顺的事先放一边,眼下有更要紧的——扬州城里的漕粮,十日内必走运河。老三,你带几个机灵的,明儿进城探探风声,摸清楚押运的兵力、路线。”
“是,大当家!”
赵奎站起身,鬼头大刀在火光下泛着寒光。
“这一票,咱们要吃个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