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婚是为了幸福,离婚也是:民法典下恋爱婚姻财产争议指南
- 史文婷
- 1081字
- 2025-05-14 15:49:23
第五节 女生要不要婚前买房
当下,很多女生的父母会考虑一个问题,即是否要在结婚前资助女儿独自买房。作为律师,我建议女生们,如果手上有一笔积蓄,或者父母能够支援一部分钱交首付,努努力就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婚前买房的好处是很多的。
一、婚前独自购房,即便婚后共同还款也更有可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和婚后共同购房相比,婚前买房的好处是,万一离婚房屋归女方所有,即便婚后双方共同还贷,对方也只能分得共同还贷部分及房屋增值部分,无法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而婚后共同购房,因为牵涉到双方父母的出资等情形,无法保证必然归哪一方所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如果父母可以帮忙还房贷,并且明确父母所还房贷资金仅赠与自己的女儿,则房屋的权属会更清晰,对方无权分割该房产。
二、婚前买房成本更低
如果是婚后买房,在对方已经有房的情况下,女方再出资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就属于二套房,在很多城市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贷款的利息都更高,导致婚后买房比婚前买房压力更大。
三、避免婚前积蓄在婚后发生混同,从而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婚前积蓄未用于买房,婚后很可能会用于家庭共同开支导致婚前个人积蓄被消费用尽,或者是和家庭共同财产发生混同,从而从婚前个人财产转变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能全额拿回来的可能性非常小。
四、避免个人出资买房变成夫妻共同出资
很多人缺乏隔离意识,婚前的储蓄卡在婚后继续使用,和配偶的转账、婚后的工资收入、家庭开支混合在一起。如果若干年后两人共同买房,即便买房出资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的婚前存款也很难证明。如果出资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出资,相当于损失了一部分房屋份额。
五、拥有房产是争取抚养权的加分项
尽管是否拥有房产在法律上并不是能否获得抚养权的必要条件,但是父母一方有稳定的住所的确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在离婚纠纷中,大多数情况下妈妈最在意的就是能否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从这一点出发,婚前买房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有房子不等于幸福,是否适合婚前买房需要结合自身的储蓄状况、未来的生活规划及所在城市的房价走向等多重因素,谨慎决策。